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点大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49: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点大总结

1.热力环流

(1)概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4)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作用力 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地转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偏向 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力 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与风向相反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概 念 方 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①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 ②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风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5、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风向与等压线关系:

①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②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6.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

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2)等压线图判读:

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3)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 (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 (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A.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B.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 7.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②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A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B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季风环流 ①.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②.东亚季风最显着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③.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季节 风向 源地 东亚季风 冬季 西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 夏季 东南风 太平洋 南亚季风 冬季 东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 夏季 西南风 印度洋 成因 性质 比较 分布 海陆热力差异 寒冷干燥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温暖干燥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高温高湿 ④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宜兴修水利。 ⑤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A--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B--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C--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D--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E--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8、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1)雨带的移动: ①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②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③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④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2)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3)旱涝灾害: ①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②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③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9.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1)概念: 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搜索更多关于: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点大总结 的文档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点大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7pv9mkb09o8y29wt5t6vudb8bhn000za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