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5:3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政治经济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货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的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5分)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5分)

3.垄断:是指少数大资本家凭借其控制的大量资本,通过协议、联盟、联合及参股,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5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5分)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 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它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1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B )

A.前者能把分散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后者则不能 B.前者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后者会

C.前者会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后者则只能缓慢增大 D.前者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后者则不会 1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D )

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垄断 C.土地的有限性 D.土地的等级差别

15.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B A.c B.v C.m D.v+m 1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整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17.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B ) A.价值 B.生产价格 C.市场价格 D.生产成本 18.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19.产业资本能够连续循环的条件是( D )

A.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B. 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C. 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能够连续不断的进行 D. A和B 20.资本周转速度与(C )

A.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 B.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 C.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D.预付资本数量成反比

21.如果资本周转一次需要三年时间,那它一年的周转次数是( D ) A.4次 B.3次 C.2/3次 D.1/3次

22.为了更科学的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需要将预付总资本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和流动资本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 B )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决定的

B.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决定的 D.剩余价值率决定的

2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B.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C.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5.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 B )

) A.垄断完全排除了竞争 B.垄断和竞争并存

C.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没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D.只有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D )

A.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C.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D.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7.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C ) A.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D ) A.它实行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B.它强调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C.它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D.它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C )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 C.资源配置全球化 D.国际贸易自由化 3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 A. 现代企业制度B. 有限责任公司 C. 股份公司D. 国有独资企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货币的基本职能(AB )

A.价值手段 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ABCDE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银行利润 D.利息 E.地租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ABCDE ) A.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E.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E.国有经济在全国各个地区占有优势

5.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BCE ) A.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增进社会福利 E.保持国际收支平 四、计算:(每小题10分,共10分)

1、年内商品价格总额是14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的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为200亿元。

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1.(1)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用Q表示:

计算公式Q=[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互相抵消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将数字带入公式Q=[1400-350+400-250]/8=150亿(6分)

(2)纸币贬值后每元的购买力是多少?(2)当年发行纸币为200亿元,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150亿,因此将引起纸币购买力的下降。具体计算结果为:150/200=0.75,即纸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4分)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以下是海尔集团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工不到800,现在海尔拥有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职工3万人。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美等地设厂,并实现了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海尔电脑对产品研发、生产、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一直十分严格。随着中国加入WTO,海尔电脑的这一优势将逐步显现出来。如今,海尔电脑的大多数标准正在向国际标准靠拢,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海尔在家电产品的功能和技术的开发上具有很强的实力,正是这种技术实力形成了海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技术上能够得到不断更新,在产品功能上得到不断的加强。海尔电脑把家电的优势与IT结合以来,从服务和应用开发入手,走出了一条家电产品与IT产品融合的道路。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应用技术的开发之路。正是这种核心竞争力确保了海尔电脑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摘自《经济日报》 材料2

1996年底,海尔在印尼的公司成立。这是海尔跨国经营迈出的第一步。当时,距世贸组织成立才不到两年。紧接着,在其后的两年时间内,海尔快马加鞭,从东南亚跨到西亚,一直到登陆美利坚大陆。如今,当中国千辛万难地加入WT0,国内无数企业忐忑不安时,海尔已在国外拥有了9个工厂、14个海外贸易中心、175海外专营商、3.8万个海外营销网点和1.2万个售后服务中心,另有意大利等l0个工厂正在建设之中。目前,海尔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0000多个营销点,海尔发展的目标是本世纪初进入世界

500强,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3

海尔16年的发展之路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

—营业额: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而1984年只有348万元,2000年是1984年的11600多倍; —利税:1984年资不抵债,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元; —职工人数:2000年职工人数达到3万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

—品牌价值: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是1995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

—产品门类: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

—出口创汇: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在山东省,海尔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进出口额第一的企业 请回答:

(1)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海尔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1)海尔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作法,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分)

搜索更多关于: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的文档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7u74g5865kaxd90sc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