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会带来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但从动态角度看,二者也存在矛盾:经济增长会增加国民收入,使支付能力增强。这将使商品进口增加,可能导致贸易逆差。
在国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必然会引进外资。外资流入会使资本项目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逆差。但若外资利用不当,到期不能及时清偿,反而会使国际收支恶化。 (4)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矛盾
一般说来,物价稳定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持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则为物价稳定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但实证分析却发现,凡是经济正常增长时期,物价水平通常都上升。(反过来并不成立)这表明,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矛盾。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阐述的正是这个观点:在经济达到潜在产出之前,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够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直接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政策操作的最终目标,并对外公布通货膨胀率的控制目标,在此目标的约束下,制定货币政策操作的制度安排。 3.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 (一)货币供给量
优点:①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都比较强②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是直接明确的,其变化与经济周期均是顺循环③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能直接反映货币政策的导向。
缺点:①中央银行控制能力有限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以及相互之间资产负债业务的替代性,引起货币流通速度非规划变化,中央银行对此无法控制③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关系不稳定。 (二)长期利率
优点:①关于利率的资料易于获得并能够经常汇集,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并及时进行分析②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权③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况,而且能够反映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
缺点:①中央银行所能调控的只是名义利率;②由于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利率变动与货币供应影响难以计量
(三)汇率 优点:(一)汇率指标的名义锚通过将国际贸易商品的通货膨胀率和核心国该种商品的通货膨胀率相挂钩,有助于直接控制通货膨胀率。(二)汇率目标提供了货币政策的基本准侧,有利于减轻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局限性;(1)在开放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固定汇率使得盯住国上市了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机会(2)目标过的经济波动将直接传导到盯住国,因为目标国的利率变动将迫使盯住国利率进行相应变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