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论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纸内相应的表格中打“√”。错的打“×”。判断错误不给分。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比较是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一种逻辑方法。
2.按皮亚杰的观点,小学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并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心理时期。
3.0不是自然数。 × 4.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5.接受学习是指将学习的全部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运算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B )
A.认知阶段 B.自动化的阶段 C.联结阶段 D.连续动作阶段
7.2×1可以表示1个人手的数量,也可以是1双筷子的根数,它可以表示天地万物之间某一特定的数量关系,这表明数学学科具有( D )
A.应用性 B.严谨性 C.具体性 D.抽象性
8.概念的分类是一种揭示概念( A )的逻辑方法。 A.外延 B.内涵
C.外延和内涵 D.本质属性
9.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 )
A.练习法 C.谈话法
B.实验法 D.演示法
10.数学知识的“细胞”是( C )
A.数学法则 B.数学定律 C.数学概念 D.数学公式
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答题纸内相应的表格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 ABC ) 。
A.数学活动的过程 B.师生以数学问题为媒介的相互作用过程 C.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D.教师教的过程 E.学生学的过程 12.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 ABCDE )。
A.懂得数学价值 B.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C.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D.学会数学交流
1
E.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1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ABCE )。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决 C.实施解答 D.巩固练习 E.回顾评价
14.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 ABD )。
A.前期分析 B.方案设计 C.学习课程标准 D.设计评价 E.制定教学计划
15.尝试教学的基本流程是( BCDEF )。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解决问题 D.学生尝试 E.教师指导 F.学生再尝试
四、填空题(20空,每空1.5分,共30分)
16.推理是从一种判断作出另一种判断的思维过程。它通常可以分为 归纳 推理、 演绎推理和 类比 推理三种不同的形式。
17.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为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 综合与实践 这四个领域。
18.按照不同的的学习对象和任务来划分,小学数学学习可以分为 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和 问题解决学习 三类。
19.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是: 设置问题情境 、 提出假设 、 获得结论 、 反思评价 。
20.数学概念由 内涵 和 外延 两个方面构成。 21.如果a∶b=2∶3,b∶c=1∶2,且a+b+c=22,求a= 4 。
22.一个质数的3倍与另一个质数的2倍相加得100,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2 、__47__。
23.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 25 人。
24.数学规则学习常用的学习模式有例证—规则和 规则—例证 两种。 25.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 情境状态 。
五、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 20分)。 26.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理解数的意义;(即能将这些数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 (2)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2
27.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8.
数学概念分类的规则是什么?
1) 分类应是相称的; 2)每一次分类应按同一标准进行; 3)分类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4)分类不能越级进行。
29.试简要说明儿童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特征。
(1)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2)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3)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渐增强的
六、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分)。
29. 试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演示法?
1选择恰当的演示材料;
2教具设计要科学,演示时机要恰当; 3演示要使对象的特征能明显地显现出来;
4演示之前,要给学生明确具体的观察和思考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5演示与讲解结合。
31.试述学生概念形成的主要过程。
1)感知具体对象阶段; 2) 尝试建立表象阶段; 3) 抽象本质属性阶段 ; 4) 概括定义阶段 ; 5) 符号表征阶段 ; 6) 具体运用阶段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