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完善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虎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4年第04期
【背景概述】企业实行集中核算的动因是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随着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集团化,经营方式日益多元化,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的企业集团大量涌现,客观上要求加强对整个集团内部的监管,使管理更趋扁平化,国内许多大型集团企业也采用了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在纳入集中核算的企业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及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会计核算中心对各核算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和分户进行会计核算,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约束了企业的支出行为。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一项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会计集中核算运行过程中,由于在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地方。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对策分析,供交流探讨。
一、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认识不到位。
一是对会计核算中心职能的认识不到位。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最初成立的宗旨来看,主要是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支出,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因此,普遍认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只是对企业进行统一记账核算就达到了目标。因此,认识上偏差,导致会计集中核算的各项职能不能健康地运转。二是对会计责任主体的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单位认为随着本企业会计核算职能的转移,会计责任主体也就成了会计核算中心,本企业不再承担会计主体法律责任。而核算中心方面,认为只是为企业进行代理记账,更不应该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所以出现问题后,两者容易互相推诿扯皮,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协调。 第二,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一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企业原有的财务部门被撤销,只保留报账员,企业内部财务牵制与监督机制相应弱化。二是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置身企业外部,对企业经济业务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有些问题难以事前把关和事中把关。由此容易产生弄虚作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第三,财务管理不到位。
会计的职能有核算、监督、预测、分析、决策等,会计集中核算后,容易只强调了会计核算、资金监管职能,而弱化了会计的其它职能,不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一方面财务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