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1:38: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单元 第4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大祭.(jì) 勿施.(shī)于人 雍.(yīnɡ)虽不敏 B.樊.(fán)迟 错诸枉.(wǎnɡ) 举皋陶.(táo) C.举伊.(yī)尹 其恕.(shù)乎 能济.(jì)众 D.近取譬.(bì) 弘毅.(yì) 长处.(chǔ)乐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问其目.(条目) 回虽(虽然)不敏 在家.(家庭)无怨 B.未达.(明白) 何谓.(说) 能济.(帮助) C.病.(担忧) 取譬.(比方) 弘毅.(坚强) D.处约.(贫困) 处乐.

(安乐) 利.

(以??为利)仁 3.下列句子中的“请”字,和“请问其目”的“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仪封人请见

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D.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4.下列句子中的“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樊迟)问知

B.子曰:“知人。”

C.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5.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子曰:“其‘恕’乎” A.请问其目

B.尧舜其犹病诸;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下列句子中的“方”字,当“方法”讲的一项是( ) A.可谓仁之方也已。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7.下列句子中的“博”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 C.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二、文本精品

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做,实践)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加) .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帮助,接济) .D.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扬) .

10.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终身行之者乎?①有一言而可以.? ?②无求生以害仁?.

?能济众?③如有博施于民而.? ?④任重而道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恕”,这里的“恕”是指宽恕。

B.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

C.曾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他又认为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道路却很遥远。

D.“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

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世宗)三年春,从征淮南。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追至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太祖曰:“父子固亲,启闭,王事也。”诘旦,乃得入。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受禅之初,颇好微行,或谏其轻出。曰:“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既而微行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吴越钱俶来朝,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不听,遣俶归国。及辞,取群臣留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遣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俶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南汉刘钅长在其国,好置鸩以毒臣下。既归朝,从幸讲武池,帝酌卮酒赐钅长。钅长疑有毒,捧杯泣曰:“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帝笑而谓之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即取钅长酒自饮,别酌以赐钅长。

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至再。魏国长公主襦饰翠羽,戒勿复用,又教之曰:“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见孟昶宝装溺器,摏而碎之,曰:“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晚好读书,尝读二典,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谓宰相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覆视之。”遂著为令。

(《宋史·太祖本纪》)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逸上城斜道 逸:通“佚”,丢失 .

B.受禅之初,颇好微行 微行:隐藏身份换装出行 ..C.封识遗俶 封识:封存并作标记 ..D.遂著为令 著:写下,记录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决胜负?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A.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太祖笑而许之.B.?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得入?诘旦,乃.?C.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近代法网之密乎?何.?D.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5.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赵匡胤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①父子固亲,启闭,王事也 ②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③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不听,遣俶归国 ④即取钅长酒自饮,别酌以赐钅长 ⑤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⑥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覆视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匡胤年轻时即表现得非同常人:学习骑马射箭,技艺超群;试骑烈马,也不套笼头;被烈马摔下后,仍继续追赶并跳上马背。

B.在追讨溃败敌军时,允许敌人重新整队,而后杀死敌军主帅,并生擒一敌将,显示了赵匡胤非凡的自信和勇猛。

C.周世宗忌惮方面大耳的将领,要将他们杀害,赵匡胤侍奉在世宗身边,竭力劝阻,使这些将领免于被害。

D.赵匡胤既教导王公贵族子弟节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同时自己也做到了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四、高考热点

17.调整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做到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倘若真的能化寂寞为思考,变寂寞为实干,改寂寞为娱乐,那么我们就能精神抖擞,走出寂寞;洗涤心灵,获得新生;变得朝气蓬勃,成就一番大业。

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两则关于汽车的广告语,请任选一则加以点评。 (1)加速到60迈,车里最大的响声来自仪表盘的指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唯一的缺点是每小时跑100公里时,你仍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的每一个字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写上恰当的两句话,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生如品茶。第一道是苦茶,人生难免有艰辛,筚路蓝缕是事业的根基;第二道是甜茶,________________;第三道是回味茶,________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文档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k5141kwn58u602wq9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