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显微与电镜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1:21: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种缺点,可以缩小集光器下的光阑,使反差增强。但这又降低了分辨力,所以一般增强反差,都用滤光片来控制,效果较好。

(一)选择滤光片的依据

普通光线经分光镜分析后可显示出连续的色带,这种色带主要是由紫—蓝、绿和红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光的波长大致也分成三部分:紫—蓝,400—500毫微米(NM);绿,500—600毫微米;红,600—700毫微米。

现在已知有色物体对光的吸收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当物体呈现天蓝色时,即表示它吸收了深红色,也就是说它的吸收光带是在红色部分。紫—蓝色物体吸收橙色,它吸收的光带在橙色部分。各种颜色物体的吸收光带的位置是不同的。所谓吸收光带就是由白光所获得的连续光谱中有一部分光被某物所吸收,出现了暗带。这个暗带就是吸收光带。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就可知道,如果要使某一种颜色的物体更接近于黑色,那就必须用完全被刻颜色所吸收的光,也就是说,用包含在该色的吸收光带内的波长的光来进行镜检或照相。例如染品红色的标本要增强它的反差,就须加上绿色的滤光片,这们就可使品红色物体吸收更多的绿色,使反差增强。

(二)选择滤光片的步骤:

1、在任何情况下,选用滤光片最好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检视目的物,以得到最大的反

差或最清晰的结构。

2、为了避免出现太大的反差使标本的细微结构显示不出来,可以选择适当的滤光片成

对地配合作用。这样,就能得到特定波长的单色光。使用这种单色光,就可不必考虑色差了。一般消色差物镜,可选用黄—绿滤光片,以除去色差。 3、在各种不同染色的标本中需要增加反差时,可参考使用下列滤片。 1)标本蓝色或绿色,用红滤光片; 2)标本红色或紫色,用绿滤光片; 3)标本黄色或棕色,用蓝滤光片; 4)标本蓝紫色,用黄色滤光片 四、曝光

最重要的是判定曝光时间,确定快门速度、显微摄影的视野,亮度变化极大,正确地估计曝光时间,比普通摄影要因难得多,不过,目前先进的摄影设备已能完全保证准确曝光,该过程已完全自动化了。

五、洗印

感光片在曝光后就可在暗室中冲洗和晒?,其方法与普通照相一样。 (一)显影一定影液的配制及用法

1、显影液:可买现成配好的,也可按下列配方自行配制。 普通微粒显影液(D-76式),配方: 温水(50-52度)750毫升; 米图耳(硫酸、甲基对氨基苯酚)2克; 亚硫酸钠(干粉)100克 对苯二酚5克; 硼砂2克;

加冷水至1000毫升

配制:将米图尔溶于温水中,待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加入亚硫酸钠,然后再加入对苯二酚贫下中农它完全溶解。另外硼砂溶于少许温水中,待完全溶解后使两液完全混合,再加冷水至1000毫升。

用法:显影时使用原液,须保持液温在20度。显影时间依底片感光速度而定;速度低的约为5-10分钟;速度高的约15分钟左右。拍摄的标本反差愈小,所需的显影时间愈

37

长。此液保存力较大,能连续使用十几次。但显影时间须递增,如第二次用比第一次约增半到1分钟,余类推。

普通显影液(D-72式)(用于干片、胶片和相纸) 配方:

温水(50-52摄氏度)5000毫升 米图尔3。1克 亚硫酸钠45。0克 对苯二酚12。0克

炭酸钠(干粉)67。5克 溴化钾1。9克

加冷水至1000毫升

配制:上述各种化学药品,按配方次序溶解于温水中,不可颠倒。 用法:使用时将原液稀释为四倍(6-8英寸大型软片稀释一倍)。此液适用于反差径微弱的底片,液温为20摄氏度。显影时间:感光速度低的底片为2-8分钟;速度高的为7-15分钟。

2、停显液(酸性) 停显液5B-1式

配方:水1,000毫升,醋酸(28%)48毫升 用法:

1)在此液中停留20秒钟左右,须不断地中以搅动。

2)每1,000毫升可停显35毫米胶卷15卷左右,或8╳10英寸照片20张。 作用:1)抑止显影作用;

2)防止底片或相片纸浸入定影液后产生不均匀的斑点或条痕。 3、定影液

常用的定影液(F-1式)

(酸性坚膜定影液,干片、胶片或照片均适用)

配方:甲液:温水(52摄氏度)1,000毫升,大苏打(硫代硫酸钠)240克 乙液:温水(52摄氏度)80毫升 无水亚硫酸钠15克 醋酸(28%)48毫升 钾矾15克 配制:

1) 将药品按配方次序,两液分别溶于水中,等完全溶解,温度下降至室温时,即将乙液加入到甲液中,不断搅动。

2) 由冰醋酸配制28%醋酸,可以用冰醋酸3份加清水8份即成。

用法:1)此液可反复使用,但若定影时间超过新鲜液一倍以上即不能再用。 2)定影时间为15-20分钟。 (二)感光片显影的步骤 1、准备工作

1) 将显影液、停影液和定影液配好。

2) 取洁净的塑料盘或搪瓷盘三只,按照显影液-停影液-定影液的顺序从右到左排好,并分别倒入显影液、停影液和定影液,注意把温度调整到20摄氏度左右。 3) 将钟、底片、夹子、剪刀等工具放在一定的位置,以免需用时摸不到。 4) 另取一盆清水放在定影盘的旁边。 2、显影和定影的操作

38

(1)一般在黑暗中进行,也可在安全灯(深暗绿灯)下工作。在黑暗中将胶片取出,

并快速在清水中浸湿后再浸入显影液,感光膜向上,然后,两手交替匀速成卷拉胶片,保持胶片在显影液中处于运动状态,以免胶片上产生气泡,使各部分的显影反应能均匀进行。

(2)显影期间,每隔一定时间要打开安全灯观察显影的效果,以免显影不足或过度。 (3)显影的时间因胶片的种类,胶片曝光的强弱以及显影液的配方不同而异,显影液

的温度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初学者尤应注意。 (4)显影适度时,迅速将胶片浸入停影液中约30秒。

(5)将浸润过停影液的胶片移入定影液中,仍是左右手交替匀速卷拉着胶片,定影5

分种左右,可打开白炽灯观察和操作,总定影时间约为15分钟。 3、水洗

胶卷定影之后,表面和乳剂膜内残留许多硫代硫酸钠,还有银的铬合物,这些需用水洗尽,否则,日久胶片会变黄褐色或褪色。水洗时间最少要30分钟,以流水冲洗为佳。如无流水,也要保证5-10分钟换水一次。

4、晾干

彻底水洗后,把胶卷挂起来晾干。可用脱脂棉或泡沫塑料,轻轻吸掉胶片表面过多的水分,以防止干后出现的水渍的斑点。要避免日晒、火烤,应逐渐晾干,同时注意防尘。晾干的胶卷,不要再次卷起,最好按一定的长度断开,装入底片以免磨损,并便于查找。

(三)感光的显影和定影步骤 1、感光纸的选择

因表面所涂的感光乳剂不同,感光纸的感光速度和反差性也有差别。根据反差的大小,可把感光纸分成软、中、硬三种。市面上所售感光纸分为1、2、3和4号,号数愈小纸性愈软,即反差愈小,号数愈大,则反差愈大。在选择感光纸时,还需考虑与底片配合,这样,印出的照片才有满意的结果。 2、感光纸的曝光

时刻注意将感光片与感光纸的药膜面相对应。曝光的时间因底片及感光纸的性质不同而异。适当的曝光时间要经过试验来确定。方法是将感光纸切成小长条,分别用不同的时间曝光,若是放大,也可调整镜头光圈的大小。显影后就能确定适合的曝光时间。

3、显影(在暗红色安全灯下进行)

(1)选用D-72式显影液,用时将D-72常备液1份与水2份混合,在温度20摄氏度左

右显影为佳。

(2)将曝光后的感光纸浸入显影液中,药膜面向上,然后用塑料或竹夹子夹住感光纸

的边缘,不断摇晃,直到显影液适度为止。 4、停影

显影适合后即移到停影液中(配方同前),漂选10-20秒后再浸入定影液中。 5、定影

1) 定影液也用F-1式配方,一般定影约15分钟后取出。 2)在流水中冲洗一小时左右,必要时可用手轻轻擦洗。 3)水洗后,将照片放在电热上光机上烘干。 4)裁边,并装在纸袋内保存。

第三篇 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一章 概论

虽然光学显微镜技术仍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起着各种不同的作用,然而光镜的分辨率由于受照射光波长的限制只能达到一定程度,所以要研究细胞内部的精细结构,就必须应用

39

分辨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经过四十多年来各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在其理论、结构、性能、标本制作技术等方面都不断获得了充实、提高和完善,为科学工作者探索超显微结构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卫生、冶金、矿物、地质、农业等科学领域。

1932年Kuska,Borries等成功地完成了电子衍射现象等一系列电子波动性实验,并首先试制成了一台电磁式电子显微镜。1950年以后电子显微镜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性能和结构不断地得到改进。到了1960年制成了分辨本领为0。4NM的电子显微镜。目前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已达0。2NM,接近0。1NM

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设计和制造成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此后,又设计制造了二十万倍,四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1977年,我国又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八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其品格分辨率为0。14NM,使我国的电子显微镜技术跃进到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章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一、分辨率

光学显微镜的成就在于使人们能够看到许多肉眼所不能直接观察的结构,但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微观世界中仍有许多细微结构未能发现和认识。因此,对显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能观察到非常微小的颗粒的细微结构,例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病毒及大分子结构等,光学显微镜之所以无能为力,并非因其放大倍数不够,而是分辨率低,不能对这些细微结构进行分辨观察。

电子显微镜就是以电子束作光源,利用电磁透镜成像,结合特定的机械装置和高真空技术而构成的一种精密的综合性电子光学仪器。其最大的优点是分辨率极高,而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以上(有效放大倍数M=?????)

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相似。电子的波动称电子波,其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见表3-2-1。 二、热电子发射

从电子论知道,金属中含有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时刻不停地在金属内作不规则的热运动,其能量由金属的温度决定。温度愈高,能量愈大。在常温时,金属内部的电子由于阳离子的吸引力不能脱出金属表面。金属中的电子因受热而脱出表面的现象称热电子发射。

三、电磁透镜

当电子在沿一光轴呈旋转对称的电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磁场的作用。从轴上一点发出的电子可以重新会聚在中心轴的另一点上。对于电子来说,电磁场显示出透镜的作用,所以称为“电磁透镜”。电磁透镜是电镜的基本部件,一般分为静电透镜和磁透镜两种。静电透镜的像差大,在现代电子显微镜中除电子枪外应用得很少,大多使用磁透镜。一般电磁透镜中用的结构材料主要有二大类。一是铁磁材料,如磁轭用的软铁、极靴用的铁钴合金等。第二类是非磁性材料,如磁极间的铜垫块、活动光阑等。电子枪中的栅极和旭极也往往是不锈纲制成的。

与光学透镜相似,电磁透镜也有各种像差,一类是由于透镜在几何上的缺陷,不能把所有的入射光线都聚向共同的焦点,这就引起像差、球差、像散、像畸变等;另一类则是因为光束或电子束都不是由单一波长的射线组成,由于波长的变化引起透镜的焦距的变化产生的像差,通称为色差。在电子显微镜中,因为标本很小,所以只考虑轴上像差(球差、色差和像散)。光学透镜在设计时,可借助于发散和会聚透镜的组合或抛物面来消除球面像差。对

40

搜索更多关于: 显微与电镜技术 的文档
显微与电镜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l4u3a2xy17c183741u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