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从超微结构上看,染色体的形态与所用的固定方法有关,它总是由纤维和小颗粒两种成分所构成。经?二醛固定的或者前固定后再经锇固定的标本上,所见的往往纤维万分较多,而单用锇固定则小颗粒万分较显著。此外在?二醛固定的标本中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二者显示出明显的差别,而单用锇固定时则二者的界限不甚分明。
这里着重介绍常用的电镜固定剂及配方: 1、本氧化锇
商品四氧化锇为淡黄色结晶体,因为其挥发性和毒性,一般都密封在玻璃瓶时,通常是以0。5-1克包装。该试剂较贵重,使用时务必注意节约,此外,它在室温下很容易挥发,其蒸汽对眼、鼻喉等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因此操作时最好能在防护通风罩内进行。
(1)四氧化锇的主要优点:
①它和蛋白质化学结合并形成交链而使蛋白质得到稳定,但并不是使蛋白质发生沉淀,因此能较好地保存生物微细结构。
②它能保护脂肪,与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链结合,形成脂肪一锇复合物。
③虽然它对碳水化合物保护较差,但对作为细胞支架的磷酸脂蛋白的保护很好,对核酸保护很差,而对核蛋白保护好。因为在有机体内核酸和碳水化全物都与蛋白呈复全的形式,因此四氧化锇几乎能和所有的细胞成分化学结合。
④其分子密度高,产生良好的反差,因此锇固定本身直到生物染色作用。 ⑤对缓冲液的要求 不甚严格。 (2)四氧化锇的主要据缺点:
①不能保护糖原,不能固定核酸,对微管固定较差。
②分子较大扩散较慢因而穿透力较差,大于1立方毫米的组织块不能得到守好固定。 ③挥发性和对粘膜的霉性作用。 ④不适于进行细胞化学工作。
配制四氧化锇的瓶子最好为避光的30-50毫升的棕色磨口瓶,配制前应泡酸洗净。泡酸时应当把四氧化锇安瓶(1克)预先放到瓶内一起泡洗。泡酸后应当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并用蒸馏水涮洗数次。配时先加入少量蒸馏水于瓶中,然后盖上瓶盖用力摇,安瓶破碎使四氧化锇容化,这时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因为四氧化锇为坚固的固体溶解很慢,因此在配固定液之前至少要有一天的时间令其缓缓溶解,特别紧急时可采用超声波助溶。
(1)磷酸缓冲的四氧化锇固定液的配制方法:
①配制合适的磷酸缓冲液,其PH一般在7。0—7。4,克分子浓度为0。1M ②如果需要可用氯化钠(作前固定时)或用蔗糖(后固定时)调整其渗透压。 ③如果需要,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镁(最终深度为1-3mM)注意避免发生沉淀。
④将含有固体四氧化锇的安瓿打碎,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配成1%的四氧化锇固定液。 (2)二甲胂酸盐缓冲的四氧化锇固定液配制法:
①配制克分子浓度为0。1M,PH为7。2-7。4的二甲胂酸钠缓冲液; ②如果需要,可用蔗糖调整渗透压;
③如果需要,可加入足量的无水氯化钙或包化镁,使钙、镁的最终浓度达到1-3mM; ④将1克装的四氧化锇安瓿打碎,加入二甲胂酸盐缓冲液,配成1%的二甲胂酸盐缓冲的四氧化锇固定液。
(3)Palade氏醋酸佛罗那缓冲液的四氧化锇固定液的配制法: ①醋酸佛罗那原液。
②用以下溶液配制醋酸佛罗那缓冲的四氧化锇固定液: 2%四氧化锇水溶液 12。5毫升 醋酸佛罗那原液 5。0毫升
49
0.1NHCL 5。0毫升(大约) 蒸馏水加至 25。0毫升
(4)Zetterqvist氏醋酸佛罗那缓冲的四氧化锇固定液配制法: ①醋酸佛罗那钠缓冲液。 ②灵格氏液。
③用以下溶液配制缓冲固定液:
2%四氧化锇水溶液 25。0毫升 醋酸佛罗那原液 10。0毫升 灵格氏液 3。4毫升
0.1NHCL 11。0毫升(大约)
此外Coulfield改良了Palade固定液,因为后者为低张性溶液,因此在每100毫升的Palade氏溶液里加入4。5克蔗糖,调整其渗透压之后就是Coulfield固定液。 2、?二醛
六十年代初由Sabatini等首先用?二醛作为细胞化学的固定,但是醛固定剂处理的标本反差很差,需要四氧化锇的二次固定,这就是至今被广泛采用的双固定。 (1)?二醛固定剂的主要优点在于:
①对组织的穿透能力较强,较快,因而突破了锇固定对组织块的严格限制,组织块可适当增大到数毫米也并不影响固定效果。
②在进行锇“后固定”之明,固定的组织可在冷的环境下长期保存在缓冲液内(数周到数月均可)不致产生不很后果,这一特点尤其对于野外工作或远离实验的现场取材提供了委大方便,现场取材的标本在缺乏?醛的情况下,用中性福尔马林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③它能补偿锇固定的不足,对糖原、核蛋白、尤其是对微管、内质网等细胞膜系统和细胞基质有较好的固定作用,?二醛的二个醛基,在固定时以交链作用使细胞成分得以稳定,因而避免了用锇用原始固定剂可能产生的胞浆内外基质的丢失。 ④适于进行超微细胞化学研究。 (2)?二醛固定的主要缺点在于:
①它对脂质不起固定作用,经?二醛单元独固定的组织经脱水之后大部分脂质被抽提而丢失。因此它也不适于单独作为固定剂,最好作为锇固定的前固定剂使用。 ②反差较差。
③?二醛固定不影响细胞的渗透性,因此对缓冲液的渗透要求较高。 ④对缓冲要求条件较严格,固定效果与缓冲液有很大关系。
市售的?二醛通常是25%或50%的水溶液。大多数市售?二醛水溶液含有杂质,其光谱吸收在235毫微米,而纯的单体?二醛的吸收光谱为280毫微米,平常这种原液应保存在4℃或-20℃,不应当加碳酸钡。如果其PH降到3。5以下时则不能使用。
在进行细胞化学或免疫学等特殊实验时,?二醛应当经过活性炭纯化或蒸馏提纯。活性提纯法是将市售25%的?二醛按加入10%(W/V)的活性炭在4℃下摇荡一小时然后过滤。这种吸附提纯方法可重复2—3次,直到紫外光谱吸收达到标准为止。
根据Gillet等的经验,提纯的?二醛保存时的温度十分重要,在-20℃下保存八个月并不产生杂质,4℃下8个月这后只能见到235毫微米的小峰,然而室温下很短时间就可产生较大的光谱吸收高峰。实验证明惰性环境(氮气)或无沅环境对它的保存并无重要影响。
市售?二醛的准确浓度不详,如果需要测定其准确浓度,光密度应为280毫微米。 ?二醛固定液的配方
经验证明,?二醛固定液对缓冲液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配制时应当认真从事。一般选用磷酸缓冲液配制固定液效果较好,下面介绍几种配方。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