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海珠区初中招生问答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6:18: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年海珠区初中招生问答

目 录

一、今年海珠区初中招生如何进行???????????????1 二、为什么用电脑派位的办法分配初中学位???????????1 三、电脑派位是怎样进行的?是否真正做到公正合理???????1 四、为什么公办学校要取消择校生???????????????2 五、海珠区小学毕业班学生如何报名和填报电脑派位志愿?????2 六、特长生需具备什么基本条件???????????????3 七、推荐生如何产生和录取????????????????3 八、特色生如何招收?????????????????????3 九、对口生如何招收?????????????????????4 十、下肢残疾生如何录取???????????????????4 十一、什么是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海珠区小学毕业班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怎样升学?????????????????????????4

十二、如何办理入读民办学校的录取手续??????????5 十三、什么是跨区生?如何办理跨区报名手续??????????5 十四、什么是跨组生?如何办理跨组升学手续??????????5 十五、哪些学生的升学资格实行公示制度????????????6 十六、小学毕业生参加电脑派位填报志愿要求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6 十七、招生工作需要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6 十八、如何查询电脑派位结果?????????????????6

一、今年海珠区初中招生如何进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保障全体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年海珠区初中招生工作继续采取“填报志愿与电脑派位相结合”和统筹安排入学等方法分配学位,把小学毕业生安排到各初中就读。基本做法是:

(一)具有广州市十二区、县级市(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南沙区、黄埔区、萝岗区、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市、增城市)常住户籍的海珠区公办小学毕业班学籍学生,和具有海珠区户籍的海珠区民办小学毕业班学籍学生,以及有海珠区小学毕业班学籍且经审批通过的政策性照顾借读学生,在海珠区范围内按“填报志愿和电脑派位相结合”或统筹安排入学等方法升学。

(二)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体育和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可按规定招收一定比例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其他学校均不得违规招收特长生。

(三)根据海珠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13年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海教[2013]30号)精神,符合条件的海珠区小学优秀毕业生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推荐升读初中。

二、为什么用电脑派位的办法分配初中学位?

“电脑派位”的办法是根据原国家教委“在已经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要逐步创造条件,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精神,借鉴其他城市初中招生的经验,结合海珠区的实际而制定的。二十三年来的实践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它最大的优点是较好地解决了取消考试成绩作为基本依据后如何公平、合理分配学位的难题。用电脑分配学位的技术具有不受人为干扰的特点,操作公开,监控严密,能有效地防止分配学位中的不正之风,有利于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实施。因此,今年海珠区初中招生仍然用电脑派位的办法进行学位分配。

三、电脑派位是怎样进行的?是否真正做到公正合理?

小学毕业生及家长按自己的意愿填报电脑派位志愿,并录入到电脑派位的计算机系统中。电脑派位时,系统通过运用随机函数设计的程序,由电脑对每个学生都赋予一个九位数的随机号码,在分配学位时使用。随机号码的产生如抽奖摇珠一样,电脑程序设计员和操作员事先是无法预知和不能控制的。每个学生随机号确定后,电脑自动将第一志愿填报某所中学所有学生的随机号按由大至小的顺序排列,随即按随机号从大到小录取,直到该校招生任务完成为止。如果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将自动转到第二或以下的志愿学校再次派位,直到被录取。例如,某学生第一

1

志愿报A学校,第二志愿报B学校,因随机号小而没有派到A学校,而B学校的招生名额已录满第一志愿报B学校的学生,则该生也不可能被B学校录取,而自动转到第三志愿的学校。如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海珠区电脑派位系统的学生资料只有学生的报名号、姓名、性别和志愿代码,不含毕业成绩,随机号的大小与毕业成绩的高低和有关资料输入的先后是无关的。报名号是学生报名时的计算机标识,报名号的大小与随机号的大小是无关的,因此,每个学生条件是相同的,被录取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有人认为,电脑是由人来操作的,是否存在作弊的可能呢?为了保证做到公正合理,我区采取了严密的监控措施。成立了监察小组监督整个工作的进行;学生的志愿由本人填写家长签名确认;我区还邀请了电脑专家对电脑程序和数据U盘进行审查鉴定;由公证处公证;经查核的数据U盘由监察人员加封后交保密室存放,派位时才当场拆封;派位过程在各级领导和监察人员、公证人员、电脑专家、中小学校长和小学毕业班学生家长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前公开进行,所以是可以做到公正合理的。多年来,从未发现作弊现象,也没有接到反映电脑派位有作弊现象的投诉。

四、为什么公办学校要取消择校生?

1997年1月,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教基[1997]1号)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择校生’,对此应尽量做到一步到位,对一步到位实在有困难的也必须尽量限期到位。社会上有择校需要的,各地应向社会力量办学校引导”,并要求“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下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使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和不招‘择校生’及变相‘择校生’的原则能够全面贯彻落实”。2001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贯彻意见和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准招收择校生”的规定。2000年下半年政府政策研究室与原市教委、市招考办就择校生问题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组织有关部门到部分大城市进行考察,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解决‘择校生’问题势在必行。

五、海珠区小学毕业班学生如何报名和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区教育局首先把学生的基本资料从广州市中小学学籍数据库中导出,然后把上述学籍资料导入海珠区初中招生综合管理系统,由系统按毕业学校、班别、学生姓名的拼音顺序自动生成报名号,完成报名工作。

区教育局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把海珠区的中小学分成十一组,每组由若干所中学以及若干所小学组成。各小学毕业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填写《2013年海珠区小学

2

毕业生初中学位申请表》中的派位志愿,毕业生及家长按自己的意愿填报所在派位组内的所有中学,以此作为电脑派位的方法分配入学的依据之一。

六、特长生需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符合下列四个条件之一,即具备特长生的基本条件:

1.具有广州市十二区(县级市)常住户籍和海珠区公办小学学籍的小学毕业生。 2.具有海珠区户籍和海珠区学籍的民办小学毕业生。 3.具有海珠区学籍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

4.经区教育局审批,已通过海珠区本市跨区生审批并具有海珠区电脑派位生资格的应届小学毕业生。

同时具备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资格的学生,只能选报其中一项。 七、推荐生如何产生和录取?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3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穗教基教[2013]45号)的精神和我区的实情情况,今年符合条件的海珠区小学优秀毕业生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可推荐升初中。

(一)招收推荐生的初中学校:原省一级公办初中。 (二)小学推荐生的分配原则

推荐生的分配原则是:各小学按本校具有电脑派位资格毕业生人数的8%进行评选。即:将六年级学生人数减去普通借读生人数再乘以8%,得出本校的推荐生人数(尾数按照四舍五入处理)。

(三)推荐派位生的学位分配办法

把海珠区原省一级公办初中分成东、西两片。推荐生按本人志愿填报片内所有中学,通过电脑派位,可分配到所报志愿的其中一所学校。推荐生必须填满片内志愿,所报志愿不能重复,如不填满,则随机派至本片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四)经批准跨组、跨区升学的学生不得参加推荐生评选及推荐派位。 八、特色生如何招收?

(一)招收特色生的初中学校和规模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150人(外语特色方向,面向全区招生) 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外国语):270人(外语特色方向,面向全区招生) 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120人(美术特色方向,面向全区招生) (二)特色生报名条件要求

1.具有本市十二区、县级市户籍且有海珠区学籍(含经审核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公办学校在读小学毕业生和具有本区户籍、学籍的广州大道南小学、华怡小学、中大附小、名门珠江小学的毕业生。

3

搜索更多关于: 2013年海珠区初中招生问答 的文档
2013年海珠区初中招生问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mn17d3il2wkqq4m2k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