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第10课时
学期总第10课时 教学课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整理和复习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知识 与 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技能 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 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与 方法 用题。 情感 态度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与价 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与 学 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谈论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备、 三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 1、学生独立计算P2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做“整理与复习”的第1题和练习四第1、2题。 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 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分配律:(a+b)×c=a×c+b×c ⒊做“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四”第3题,说说这些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练习四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七第4、5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考的。 作业设计 整理和复习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板书设计 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体会确定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了解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教学重难:
1、重难点: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课件: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台风中位于 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 (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 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精品文档
二备、 三备 精品文档
3、学习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2课时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教学难点:画平面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一、基本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数法题解》第29页的基础启动。 2、集体订正。 二、深化练习,增添新知 1、探讨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数法题解》第31、32页。 2、如何 理解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及描述路线图。” 3、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三、综合练习,提高能力 完成教材22页的“ 做一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 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教学反思 二备、 三备
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