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 学院 通信工程 专业 2 班 学号321200976 姓名 周琪 协作者 陈玉红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 FH-CDMA(跳频码分多址)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原理。 2.了解一种常用的正交跳频序列-RS编码序列。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测量FH-CDMA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发射端及接收端锁相频率合成器控制电压,了解收发两端频率是否按同一跳频序列同步跳变(同地址FH-CDMA)按不同跳频序列跳变(不同地址FH-CDMA)。
2.测量同地址与不同地址FH-CDMA发射端及接收端的有关信号与数据。
三、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记录,画出图1-3所示FH-CDMA系统在同地址同步FH-CDMA工作方式下,跳频工作过程图及数据传输处理波形图,结合不同地址FH-CDMA工作方式下接收端接收不到发端信号、AF0输出恒一片噪声的情况,说明FH-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1、uct及ucr 2、占空比分别为0.9和0.1时的输出波形
3、发端D1及收端AFO、DK1、DK2、CLK、DK波形
D1与AFO D1与DK1
D1与DK2 D1与CLK
D1与DK
六、思考题
1.结合不同地址FH-CDMA工作方式下接收端接收不到发端信号、AFO输出恒为一片噪声的情况,说明FH-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FH-CDMA的基本原理是优选一组正交跳频码(地址码/扩频码),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跳频码,并用该跳频码控制信号载频在一组分布较宽的跳频集中进行跳变。可将FH-CDMA看作是一种由跳频码控制的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从每一时隙来看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FDMA;但与普通FDMA的最大不同是,FH-CDMA的频率分配是由一组相互正交的具有伪随机特性的跳频码来控制实现的,仍然将其归属于码分多址,同时它又是一种扩频多址。因为,虽然单独从每一跳变时隙的内部来看,FH-CDMA是一个窄带系
统,但从一个较长时间的整体效应来看,FH-CDMA就是一个宽带扩频系统。从抗干扰的角度来区分FH-CDMA与上述的DS-CDMA,FH-CDMA就是一种依靠跳频码控制的快速“躲避式”抗干扰技术。
2.试给出由3阶m序列构成的RS编码序列,研究其作为跳频序列的正交性。 答:1、FH-CDMA的基本原理是优选一组正交跳频码(地址码/扩频码),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跳频码,并用该跳频码控制信号载频在一组分布较宽的跳频集中进行跳变。当收发两端按同一PN序列同步跳频时(同地址同步FH-CDMA方式),收端就能收到两路直扩数据中的某一路D1或D2(ci=c1或c2);当收发两端按不同PN序列跳频时(不同地址FH-CDMA方式),收端收不到发端数据。 2、3阶m序列构成的RS编码序列 N2N1N0 (1) (2) (3) (4) (5) (6) (7) 000 7 3 5 2 1 4 6 001 6 2 4 1 0 3 5 010 5 1 3 0 7 2 4 011 4 0 2 7 6 1 3 100 3 7 1 6 5 0 2 101 2 6 0 5 4 7 1 110 1 5 7 4 3 6 0 111 0 4 6 3 2 5 7 由上表可知,任意两组跳频序列对应数值都不相同,即相互正交。
实验二 DS-CDMA(直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一、实验目的
了解DS-CDMA(直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原理。
二、 实验内容和要求
1.测量单信道DS-CDMA通信系统发端及收端波形,了解发端扩频调制及收端相关检测原理,初步了解直扩码分多址逻辑信道形成原理。
2.测量2信道DS-CDMA通信系统发端及收端波形,进一步了解发端扩频调制、收端相关检测及码分多址逻辑信道形成原理。
三、 实验报告要求 1)占空比为0.9时
D1与C1 D1与DE1 D1与D2
D1与C2 D1与DE2 D1与DEX
D1与AF0 D1与DK1 D1与DK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