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能否详细描述这个现象。
在接收节点收到严重干扰的时候,有时可能会出现丢帧现象。我所说丢帧是指:当发送节点成功发送1000个报文时,接受节点正确接收的节点可能只有不到1000个这样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接收节点本身设计上软硬件缺陷,因而在干扰,或者高负载情况下工作不正常。 因为不清楚你所说的丢帧是否和我说的一样,所以希望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是的
我在第一次设计节点的时候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其实我CAN已经接收到了,但是我没有及时的处理!也许设定个合理的Buffer会好点!
Q: 请教关于CANoe使用问题
在现场使用CANoe与其他控制器互相通信时,偶尔会收到Errorframe祯,但系统运行正常,请教此时对此现象应该如何分析,错误出在哪一方面,是属于CAN底层通信错误、现场干扰、还是上层协议制定的问题,请指教如何分析,谢谢:)
A: CANoe是无法知道错误帧的类型,如果您需要查看错误出现的原因,需要使用CANscope进行观察。
Q: CANoe 问题,急
在我运行例子时,write 窗口出现CAN board:tx queue is full-dvErr:3014 dvBufferState:0 以前我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是CAN卡有问题了
A: 你的CANoe肯定运行在Real Bus的模式下。在这种模式中,所有的CAN报文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真实的CAN收发器(也就是所用的CANcab,CANpiggy)通过真实CAN总线进行。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你设置的发送报文如果没有收发器来发送,或者没法被其他节点接收,就会出现你说的发送队列堆满的现象。
为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将你使用的CAN通道连接到你真实的总线网络,或者将CAN卡的两个通道互相连接,实现自发自收。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将CANoe运行在Simulated Bus模式下。在选择Config菜单-Option项,选中左栏的Simulation,在右栏中将Working Mode改为Simulated Bus。
Q: 请教CANoe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1、我们打开PANEl EDITOR进行新文件存储新文件或打开已有的文件时,总是莫名其妙的退出PANEl EDITOR,我们是哈工大的用户,请告知原因,是什么没设置正确。
2、请问CANoe发出的数据贞在默认情况下都是标准贞,怎么才能设置硬件,使CANoe发出的数据贞格式变成扩展贞的格式。
A: 对于第一个问题而言,我反复在CANoe里面操作Panel Editor,但是未发生你所描述的现象,这和设置应该没有关系,可能和系统有关,重新启动电脑或换一台电脑试试,看看是否还是发生该现象? 对于第二个问题而言,硬件都是支持标准帧或扩展帧的的收发的,你只需要在CANdb中定义消息用那一种帧,具体定义的位置在CANdb++ Editor中Message的Define/Type中可选用CAN standard/CAN extended 谢谢指导第2个问题,现在已经清楚了,只要在ID后加上X就表示扩展贞。
但是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在好几个电脑上都是这个问题,笔记本和台式机上都是,都是WINXP系统,笔记本是P3 800,台式机是赛扬1.8G,内存都是256M,现在是打开或保存文件都是莫名其妙的退出软件,除非我们在PANEL EDITOR里把Vector这个图标拉出来,拉大,仍改一下,再删掉,在存储文件就不会关闭了,但是打开就不可以,我只能每次都用文件下拉菜单的以前保留的几个文档打开,相当不方便。庆邦族考虑一下是什么问题??谢谢
我在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两个系统都测试了一下,没什么问题。请问一下你的Panel Editor的版本是多少?我测试的版本是Panel Editor Version 2.3(CANoe 4.1)和3.0(CANoe 5.0)。
Q: 请教CAN实时性的问题 请教一下各位高手:
CAN通信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信息传递的实时性问题,从信息写进缓存到节点接收到为止的时间延迟,请问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来测试总线的实时性,CANoe可以做吗?谢谢各位高手:) A: CANoe目前没有一种现成的手段用于你所说的实时性测试。
为了完成你所说的实时测试需要在所有发送/接受节点间建立时钟同步,否则无法对你所说的时间延迟作出准确测量。Vector的CAN接口卡之间,以及CAN卡的两通道间都提供了同步机制,关于这点可以咨询恒润公司的相关工程师得到详细资料。
另外,对你所说的CAN总线实时性的概念,我的观点如下:
在总线负载率不高,总线通讯顺畅的情况下,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无竞争,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传输。那么,从信息写入缓存到节点接受到的时间只和收发节点的控制器(如SJA1000)型号,收发器(如PCA82C251)型号,总线波特率(Bit/second),信息(Message)长度——主要由标准帧(11位标识符)、扩展帧(29位标识符)以及数据场长度(DLC)决定——相关,并且将是个比较固定的值。
但是在环境比较复杂时,例如电磁干扰,电气故障等会造成信息无法被正确接受,那么发送节点反复重发是否要记入实时性?
另外,在出现总线竞争的情况下,总线的仲裁机制会使优先级别较低的信息被延时发送,而这是由于系统设计,主要是应用层协议设计所带来的问题。
因此保障总线实时性的关键在于完善的硬件设计保障信息的抗干扰特性,优化的系统设计保障总线的低负载率,在这种情况下,总线的实时性是可以得到可预测的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