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5:57: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由I=可得,这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0.3A×10s=3C, 由I=可得,导体的电阻: R==

=1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6伏后,该导体的电阻仍为10Ω不变. 故答案为:3;3;10.

14.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正常情况下示数变大的电表有 V1、V2、A (选填“V1”、“V2”、“A”),当电键S断开或闭合时,发现电压表V1、V2的示数始终相同,故障发生在电阻R1、R2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①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R2断路(或R1短路或R2断路且R1短路) .

②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电阻R2后,小灯 一定发光 (选填“一定发光”或“可能发光”或“一定不发光”)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分析】首先分析电路连接类型及电流表与电压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根据开关闭合前后情况分析电表示数;

①电路故障有两种情况:短路或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电阻减小,所以是某一电阻短路,根据电压表的变化判断短路之处;

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说明电路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

②根据电压表所测电路的变化及电压表的示数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解:分析电路图知,开关闭合前,两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开关闭合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V1测R2两端的电压,示数均增大;

①当电键S断开或闭合时,发现电压表V1、V2的示数始终相同,说明原来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原来与电压表并联的R2断路,或R1短路或R2断路且R1短路; ②若是R2断路造成,若用完好的灯泡替换R2,便排除了断路问题,灯泡便会发光; 若电路故障为R1短路,用灯泡代替后,小灯泡能够发光;

若电路故障为R2断路且R1短路造成,用灯泡代替后,电路中只有灯泡一个用电器,小灯泡能够发光;

若只有电压表示数变大,则R2断路,用小灯泡代替R2后,小灯泡能够发光; 由上分析知,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R2后,小灯一定发光.

故答案为:V1、V2、A;①R2断路(或R1短路或R2断路且R1短路);②一定发光.

第13页(共23页)

15.为了对比研究实心球圆柱体和圆锥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某同学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若干实心圆柱体和圆锥体,分成三组放置在水平细沙面上,其中每组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底面积相同,沙面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知 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只是形状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圆柱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

②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知 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相同,底面积大小有变化,但作用效果不变,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或圆锥体),高度相同,圆柱体(或圆锥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底面积大小无关 .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本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细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出来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研究时应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量来观察作用效果的情况,也就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结合图中的现象及相关因素可逐一做出分析.

【解答】解:①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以看出,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只是形状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圆柱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②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以看出,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相同,底面积大小有变化,但作用效果不变,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或圆锥体),高度相同,圆柱体(或圆锥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底面积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①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只是形状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圆柱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②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相同,底面积大小有变化,但作用效果不变,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或圆锥体),高度相同,圆柱体(或圆锥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底面积大小无关.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7分)

16.重为3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考点】重力示意图.

【分析】画重力的图示首先要明确重力的三要素,再确立一定的标度,然后从物体的重心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力的大小.

【解答】解: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G=3N,选标度为1N,如图所示.

第14页(共23页)

17.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1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②闭合电键S,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变小.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示数变小说明滑片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灯泡分得的电压变小,因此滑片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再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解答】解: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片向a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将

右下接线柱与灯泡右接线柱相连,并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灯泡左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第15页(共23页)

四、计算题 19.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求: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ρ酒精=0.8×103千克/米3)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知道金属块的体积(浸没酒精中排开酒精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解答】解: F浮=ρ酒精gV排

=0.8×103kg/m3×9.8N/kg×1×10﹣3m3 =7.84N.

答: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为7.84N.

20.重为50牛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0.2倍,5秒内物体前进了3米,求: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所做的功W.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的计算. 【分析】(1)知道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据此求摩擦力大小,由于物体匀速前进,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 (2)根据W=Fs求出拉力F所做的功. 【解答】解:

(1)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f=0.2G=0.2×50N=10N, 因为物体匀速前进,所以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F=f=10N; (2)拉力做功为:W=Fs=10N×3m=30J.

答: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10N和30J.

21.如图(a)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8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求: (1)通过R1的电流;

(2)通电10秒钟,电流通过R2所做的功;

(3)现用一个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替换电阻R1,并将一个表盘如图(b)所示的电流表A1接入电路,则应把电流表接入 b 点处时(选填“a”、“b”或“c”),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能使电流表A1与A示数的比值最小,求电流表A1与A示数的最小比值及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

第16页(共23页)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v4d9ijy88az803iuu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