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板书设计: 百分数:折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1)180×85%=153(元) (2)160-160×90%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 =160-144
=16(元) 160×(1-90%) = 160×10%
= 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钱。
修订与生成:
《 成数 》导学案
教学内容: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主备教师:任晓燕
课标要求与内容分析:教学中的“成数”,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
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对成数、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商业折扣、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农业成数与数学、与课本上的百分数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
开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在新授课上总是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课堂反应与接受
较快。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白板、课件一套,练习本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植树棵数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老顶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3.某市小学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5.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板书设计: 百分数:成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二成 = ( 十分之二 ) = ( 20% )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修订与生成: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 税率 》导学案
教学内容: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主备教师:任晓燕
课标要求与内容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
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
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税种及税额的计算。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过程与方法: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税种及税额的计算。
学情分析: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较牢,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
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易接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