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 AB )
A. 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 B. 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C. 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D. 按定额工时计算 E. 按原材料消耗定额 7、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 BCD )产品 A. 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 B.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 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 D.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E. 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8、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 ABCE )
A. 定额比例法 B. 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 约当产量比例法 D. 计划成本分配法 E.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9、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 BCD )来确定。
A. 产品产量 B. 生产组织的特点 C. 生产工艺的特点 D. 成本管理要求 E. 生产规模大小 10、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 DE )
A. 品种法 B. 分步法 C. 分批法 D. 定额法 E. 分类法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制造费用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是“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
× )
2、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应在“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进行归集。 ( √ )
3、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 ( × )
4、在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中,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直接记入“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分散反映。 (
√ )
5、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 × )
6、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 ) 7、直接分配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等都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 × )
8、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9、定额比例法下,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的定额工时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 ) 10、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不能单独使用。( √ )
四、简答题
1、简述废品损失的计算方法及废品损失的范围?
答: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进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先应计算截至报废时已经发生废品生产成本,然后扣除残值和应收赔款,算出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五、计算及分析题
1、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 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700元;
5 / 14
(2) 车间管理人员职工薪酬4160元; (3) 车间消耗材料1500元; (4) 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2000元; (5) 以银行存款支付财产保险费1200元;
(7)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8) 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90元; (9) 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1)借:制造费用 2700 (2)借:制造费用 4160
贷:银行存款 2700 贷:应付工资 4160
(3)借:制造费用 1500 (4)借:制造费用 2000
贷:原材料 1500 贷:累计折旧 2000
(5)借:制造费用 1200 (6)借:制造费用 1400 (7)借:制造费用 1890
贷:待摊费用 1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400 贷:银行存款 1890
(8)分配率=14850÷25000=0.594
甲产品应承担制造费=0.594×5000=2970(元) 乙、丙产品应承担制造费=0.594×10000=594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 2970
——乙产品(制造费用) 5940 ——丙产品(制造费用) 5940
贷:制造费用 14850
2、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8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2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2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8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各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5分) (1)原材料:68×10=680(元) 燃料及动力:120×1.5=180(元) 直接人工:120×1.9=228(元) 制造费用:120×1.1=132(元)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680+180+228+132=1220(元) (2)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1220-120-80=1020(元)
(3)结转废品定额成本的账务处理: 结转废品净损失的账务处理: 借:废品损失 1220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02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20 贷:废品损失 1020 残料入库及过失人赔款的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120
其他应收款 80 贷:废品损失 200
3、某种产品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3500元,加工费用200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1)第一工序的完工率=70%×50%=35% 第二工序的完工率=70%+30%×50%=85% (2)约当产量=300×35%+300×85%=360(件) (3)原材料分配率=3500÷(360+140)=7
6 / 14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7×360=2520(元) 产成品原材料费用=7×140=980(元)
加工费分配率=2000÷(360+140)=4 在产品加工费用=4×360=1440(元) 产成品加工费用=4×140=560(元) (4)在产品成本=2520+1440=3960(元) 产成品成本=980+560=1540(元)
4、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12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 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分配率=(2000+15000)÷(150+50)= 85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85×50=4250(元) 产成品原材料费用=85×150=12750(元) 在产品成本=4250(元) 产成品成本=12750+2000+1200=15950(元)
成本会计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 B )
A. 重要方法 B. 最基本方法 C. 主要方法 D. 最一般方法
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A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 C )
A. 累计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B. 累计生产工时 C. 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D. 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4、下列情况中,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 B )
A. 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B. 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 C. 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 D. 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 5、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一般应采用( D )
A. 品种法 B. 分步法 C. 分类法 D. 分批法 6、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 C )
A.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产品成本所耗该种半成品费用 B. 本月产品成本合计/本月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
C. 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D. 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吕费用/本月所产该半成品成本合计
7、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以分为( A )。 A. 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B. 平行结转法和综合结转法 C. 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 D. 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8、进行成本还原时,应以还原分配率乘以本月( B )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A. 所产半成品 B. 所产该种半成品 C. 所耗半成品 D. 所耗该种半成品 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C )之间的费用分配。 A. 产成品与狭义的在产品 B. 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C. 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D. 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 1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A )
A. 不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B. 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C. 不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D. 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 ABC ) A. 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 B. 小批单步骤
C. 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 D. 大量大批的单步骤 E.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 2、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 ABE )
A. 月末需要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B. 月末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 月末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 月末不需要计算产品成本,等到全部产品完工时再计算 E. 可以计算先完工的产品成本
7 / 14
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按( ABCD )
A. 一张定单中的不同品种分别确定 B. 一张定单中的同种产品分批确定
C. 一张定单中单件产品的组成部分分别确定 D. 多张定单中的同种产品确定 E. 同一定单中的不同产品确定 4、采用简化分批法设立的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其作用在于( ABCD )
A. 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 B. 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时
C. 计算登记完工产品总成本 D. 计算登记月末在产品总成本 E. 只登记直接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 5、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ACDE )
A. 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的转移完全一致 B. 成本核算手续简便
C. 能够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 D. 有利于加强生产资金管理 E. 为外售半成品和展开成本指标评比提供成本资料 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 BCD )
A. 半成品对外销售 B. 半成品不对外销售 C. 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 D. 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E. 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 7、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 ACD )
A. 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B. 成本核算手续简便 C. 能够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 D. 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E. 便于各生产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8、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 DE )。
A. 平行结转法 B. 按实际成本结转法 C. 按计划成本结转法 D. 综合结转法 E. 分项结转法 9、采用分步法时,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可以( ABCDE )
A. 按生产车间设立 B. 按实际生产步骤设立 C. 在一个车间内按不同生产步骤设立 D. 将几个车间合并设立 E. 以上均正确 10、品种法适用于( BD )
A. 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B.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C. 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D. 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E.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品种法的特点是不要求按产品的批别但要求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 )
√ )
2、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 )
3、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时,如果在一张定单中规定的产品不只一种,还要按照产品的品种划分批别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 4、如果同一时期内,在几张订单中规定有相同的产品,还应按订单确定批别,分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 × ) 5、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就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 √ ) 6、为了减少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工作,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尽量使同一批的产品能够同时完工,避免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产品的批量越小越好。(
× )
× )
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 √ ) 8、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 (
9、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有利于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成品成本的结构。( × ) 1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
答:所谓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成本还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开始,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各个环节成本投入产出,以求能够分环节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总体效益。
2、什么是综合结转法?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综合结转法是指各生产步骤在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时,将所耗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综合记入其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方法。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有:1)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2)实物流与核算结转一致。
其优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8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