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逻辑 吐血整理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38: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限制与概括

1、限制与概括的逻辑基础

属种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内涵愈多,外延愈小;内涵愈小,外延愈大) 2、限制

(1)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大的属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2)注意:不能把整体限制成部分 (3)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

(4)并非所有增加内涵的方法都是限制 3、概括

(1)概括就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2)注意:不能把部分概括成整体 (3)外延最大的概念不能进行概括

第三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性质命题概述 一、简单性质命题与其推理

1、含义: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 2、结构: 主项:即对象,用“S”表示 谓项:即对象的性质,用“P”表示

量项:即在主项前面进行数量说明的项 全称量项:“所有”——全部,所有 特称量项:“有”——至少有一个(有些) 单称量项:“这个”——特指某一个 联项:肯定(是)与否定(不是) 性质命题的变项:主项与谓项

性质命题的常项:量项与联项 —— 性质命题由逻辑常项决定 二、种类:

(1)全称肯定命题(SAP):所有的S都是P ——A命题 (2)全程否定命题(SEP):所有的S都不是P ——E命题 (3)特称肯定命题(SIP):有的S是P ——I命题 (4)特称否定命题(SOP):有的S不是P ——O命题 (5)单称肯定命题 可以并入到全称命题当中去 (6)单称否定命题

三、性质命题的真假、逻辑方阵

1、A、E、I、O 命题的真假,S与P外延之间的关系

类型 图示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第 5 页 共 15 页

SAP SEP SIP SOP √ ╳ √ ╳ √ ╳ √ ╳ ╳ ╳ √ √ ╳ ╳ √ √ ╳ √ ╳ √ (1)已知S与P的外延关系,问A、E、I、O 命题的真假 (2)已知A、E、I、O 命题的真假,问S与P的外延关系 (3)已知A、E、I、O 命题中一个命题的真假,问其他命题的真假

2、A、E、I、O 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名称 命题 内容 特点

四、A、E、I、O 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1)周延性:如果其主项(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形式上的断定,那么该主项(谓项)就是周延的,反之则是不周延的

(2)A、E、I、O 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主项S 谓项P 图示 SAP 周延 不周延 SEP 周延 周延 SIP 不周延 不周延 SOP 不周延 周延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反对关系 A—E 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矛盾关系 A—O、E—I 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包含关系 A—I、E—O 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交叉关系 I—O (3)规律: 主项在全称是周延,特称不周延 主项周延与否取决于量项 谓项肯定时不周延,否定时周延 谓项周延与否取决于联项 (4)周延性的意义: 演绎推理特点:前提 ≥ 结论

演绎推理的规则: 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周延可不周延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 结论中不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可周延可不周延

五、关于正确运用性质命题的问题

第 6 页 共 15 页

六、性质命题的推理及其种类

第二节 对当关系推理 一、传统的对当关系推理

二、从主项存在问题看关系推理的有效性

第三节 命题变形推理 1、变形推理 (1)换质法

规则:改变联项:“是”变成“不是”;改变谓项:原谓项变为与之构成矛盾关系的概念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换位法

规则:主谓项互换,联项不变;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换质位法

规则:换质法与换位法必须交替使用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15 页

第四节 三段论 一、三段论概述

1、含义:三段论就是由仅含三个概念的三个命题所形成的推理 2、结构:

概念: 小项:结论的主项。记为“S” 中项:前提中的共同项,记为“M” 大项:结论的谓项,记为“P”

命题: 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结论: 3、公理:

文字叙述:如果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那么,这类事物的部分分子必然都具有(或不具有)

这种性质

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段论的规则规则

1、中项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 “中项两次不周延”

2、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 “大项扩大或小项扩大” 3、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 “两个否定”

4、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 —— “否定前提得到肯定结果” 5、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 “肯定前提得到否定结果”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 “两个特殊”(前提之一为特殊,结论必为特殊)

7、如果有一个前提是特称的,只能得出特称的结论。 —— 导出规则

三、三段论的格和式 1、三段论的格

前面在讲三段论推理的结构时,已讲到按照中项所处的4种不同位置,我们可以把三段论推理分成四种,这四种就是4个格。

M—P P—M M—P P—M S—M S—M M—S M—S S—P S—P S—P S—P (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

由于中项所处的特殊位置,运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可以推出不同的格的特殊规则,这些同时规则的好处是更为简便直观。

第 8 页 共 15 页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逻辑 吐血整理版 的文档
普通逻辑 吐血整理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0nw49kpz6h1tx45d7638ccg96mxg0073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