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草甸土:有26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嫩江沿岸及低平地,面积为23.92万hm2,占全县土壤面积的44.2%。草甸土类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的非地带性半水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较肥沃,水分干湿交替,土体湿润,土层较厚,质地为轻壤土,属于当地水土比较好的土地类型,目前绝大多数是用作农田。
④碱土:此土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8%,分布在低平地、湖泡沼泽地、盐碱低地、封闭洼地。从实地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碱化程度特别严重。从其分布情况来看该类型土壤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水域、牧草地、未利用地等。碱土的形成过程是碱化过程,附加盐化过程。母质为粘质沉积物,表土轻质化,pH值较高,土体呈强碱性反应。地表植被主要有:碱蓬、碱蒿、凤毛菊、星星草、虎尾草等耐碱植物,但是植被覆盖度很低,生产力极低,属本地难利用的土地。
⑤盐土:有4个土种,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8%。主要分布在低平地处,多呈斑块状,与盐化草甸土等呈复区存在。土壤母质为冲积物,盐化过程是盐土形成的主要过程。颜色灰白,黑色盐结皮,表层疏松,时有龟裂现象,腐殖质层分异不明显,有机质含量1—2%,含盐量多在1—2%,盐霜和盐斑随处可见。盐土分为草甸土和碱化土两个亚类,苏打草甸盐土和苏打碱化土两个土属。表层的植被主要有:碱蓬、碱蒿、凤毛菊、星星草、虎尾草等耐碱植物,目前该盐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水域、牧草地和未利用地。一般不适宜于农、林用地。但这种土壤类型上以发展牧业为宜。
⑥冲积土:有2个土种,面积约为0.18万hm2,约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3%,分布在低平河漫滩处。划分为石灰性生草泛滥土一个亚类和砂底石灰性生草泛滥土一个土属。母质为冲积物,主要成土过程是生草化,表层植被主要有:小叶章、喜湿蒿类和蓼科等植物。该类型土样有机质累积含量可达到10%左右,土壤质地粘重,结构不良,出现土体过湿,水、气、热、肥欠协调的情况,但是只要采取排涝与抗旱措施,可以农用。
⑦沼泽土:沼泽土是一种水成型土壤,分布在低湿地、河曲地,土壤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地表季节性或终年积水,有3个土种,面积4.95万hm2,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6%。主要成土过程是草甸沼泽化过程,表层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有锈斑,表层以下有潜育层。土壤表层上的植被主要有:芦苇群落和莎草科植物,也有伴生植物。次类型土壤目前几乎没有利用,但是可开发利用方向却各不相同。各类土壤的化学性质如下表1所示:
从表2-1中看出土壤化学性质的基本特点是绝大部分土壤呈现不同程度的碱性,
9
说明盐碱土的改良是目前发展农牧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普遍低,说明土壤养分条件差,需要通过一些管理措施提高土壤肥力。速效钾含量普遍较高,这是我县各类土壤的一大优势,适合发展农牧业,所以必须从土壤管理培肥措施入手,解决土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当地农、林、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表2- 1 杜尔伯特县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
项目名称 风沙土 草甸土 黑钙土 盐碱土 冲积土 沼泽土 有机质% 1.52 3.25 3.3 1.0 4 3.2 pH值 5-7 7.5-8.4 8-8.3 9-10 6-6.5 7.8-8.0 石灰反应 无 有 有 有 无 有 全氮% 0.08-0.12 0.08-0.12 0.15-0.19 0.07-0.1 0.19-0.2 0.15-0.18 速效磷 19 23 24 311 29 27 速效钾 160 228 225 122 210 216 4)气候
我县地处中纬度,位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向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点是春季风大,气候干燥;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天气温和,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常有早霜;冬季少雪,由于被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在其影响下常刮偏北风,天气寒冷。
根据1959—201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 年平均气温3.6—4.4℃,南北相差l℃。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9.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是1980年6月26日,达39.3℃;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80年1月15日,达-35.9℃。最大年较差75.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平均为4月3日。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终日平均在10月28日。月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日数210天,平均≥10℃的日数148天。2601-2750℃的积温保证率在91%以上,最高积温是出现在1967年,达3191℃;积温最低的年份是1972年,达2468.1℃,2751-2900℃的积温保证率在82%以上,是黑龙江省积温较高的县之一。
冬季寒冷,结冰日期较长,每年平均结冰期176天。最多184天(1964~1965年),最少166天(1967~1968年)。结冰日期最早10月20日,最晚11月15日。解冻日期最早3月29日,最晚4月18日。冰层最厚可达2米左右,全县平
10
均冻土深度254cm。平均冻土开始时间l0月,平均解冻时间3月下旬,一般6月中旬才能完全解冻。
平均无霜期为151天。1981年无霜期长达166天,1965年无霜期最短为133天,平均终霜在4月30日左右;最早终霜1962年3月25日,最晚终霜1975年5月16日,平均初霜在9月30日;最早初霜1965年9月17日,最晚初霜1972年10月16日。无霜期的分布是:北部一心乡、泰康镇、烟筒屯镇、克尔台乡、对山、靠山等地141—153天;中部白音诺勒乡、胡吉吐莫镇、敖林西伯乡、新店、绿色草原等地153—158天;南部巴彦查干乡、他拉哈镇、腰新屯乡、大山等地147-151天。表现出无霜期的地区差异性,但是都可以满足农牧业生长的需求。
我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点是夏长冬短,年总日照时数2830-2910小时,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852.3小时。日照时数最高的是1967年,多达3127.3小时;最少的是1963年,为2671.3小时,相差456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64%,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67.34,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2l4.l,夏至前后昼长夜短,日出时间4时8分,日落19时42分,昼长达15小时零34分,夜长仅为8小时26分。冬至前后昼短夜长:日出7时34分,日落16时23分,昼长仅为8小时零49分,夜长达15时11分。日照时间的季节月份的不均匀性,其中,5-9月份为1353.5小时,占全年日照时间的47.46%。尤以5-6月份最多,有572.8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1.01%。
我县降水量较少,年平均降水量南部365mm,北部405mm,降水量最多的是1983年,550.6mm;最少的是1979年为248.5mm。夏季6—8月是降水集中期,占全年降水量70%,秋季次之,春季少于秋季,冬季最少。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88%,7月是全年降水量最高月,平均降水量120.9mm。1月是全年降水最低月份,平均降水量1.2mm。但各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多出现锋面雨和对流雨,大雨、暴雨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较大。1973年8月10日是县历史上有资料记载以来日降水量最大的一天。降水量105.4mm,超过多年8月份平均降水量10 mm。本县年平均降雪18天,最多43天(1983—1984年),最少11天(1968—1969年)。本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989.65mm,蒸发量最大的1977年达1990.9mm,年均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5.4倍,这就容易引起干旱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当地农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11
1959—2010年相对湿度年平均为61.5%,最小相对湿度为3%。相对湿度及蒸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风大,光照强,升温快,降水少,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有时竟达到0。平均相对湿度为45%,比年平均值小15%;夏季由于降水充沛,植被繁茂,平均相对湿度达65%;秋季平均相对湿度为60%,;冬季虽然降水较少,但白雪覆盖地面,大地封冻,光照时间短,蒸发量小,平均相对湿度达70%,居各季首位。
我县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一年之中风向频率变化很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和强大的蒙古高压影响,西北风频率最大。风力较强,寒冷干燥;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风频率有所增加,但风力较弱,大气湿度增加;春季多西南大风,风力较强,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4.7米/秒。大风次数每年北部16次,南部22次。最大风速可达28m/s,最大风力达10级以上。7级以上大风大多发生在春季,加上暴雨前后的大风,每年平均18次左右。从表6、7中可以看出,在4、5月份风速最大,1月份最小,达到3.3m/s;4月份最大,达到5.4m/s。大风加速了水分的蒸发,土壤表面组成物质在大风持久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风蚀,土壤易造成干旱,对农业生产很不利,尤其是春季干旱、大风、扬沙的天气经常发生,但这种风能对当地进行风力资源开发非常有利。
根据1959—2010年气象资料,我县全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是277.86千卡/平方厘米·年,大大高于黑龙江全省平均太阳辐射量100—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多年平均变率在6.87%。属于太阳辐射比较多的地区,光能资源特别丰富,光能资源季节分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可以完全满足牧草和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太阳辐射季节分布上以夏季,秋季为主,占全年的34%。其次是春季,占全年辐射总量的29%。
5)水文
水面宽广,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异常丰富,全县水域面积占松嫩平原总水面的30.7%。境内各个流域径流主要是来自于天然降雨,春季有少量的融冰融雪径流,河流洪水一般是由暴雨形成,主要集中在7—8月份,境内主要的水源为嫩江、乌裕尔河、双阳河。枯水季节主要在春季,部分河流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嫩江干流从我县西部流过,境内流长146.7Km,形成二道河、二道江、三道河子、后新小河子、石毡铺小河子等5个较大的河汊,年均来水量为32—285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