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河下游是越南著名的农业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影响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2分)
(2)简要评价“两廊一圈”区域开发的条件。(6分)
(3)为促进“两廊一圈”区域经济发展,中越两国在经贸方面可开展哪些合作?(4分) 3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 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2分)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3分) (3)北京正“腾笼换鸟”,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正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曹妃甸区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分)
(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3分)
南京市、盐城市20 1 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9 AD 1 C 10 B 2 A 11 C 20 BD 3 D 12 A 21 AB 4 C 13 D 22 CD 5 B 14 C 23 AC 6 D 15 B 24 BC 7 B 16 A 25 AD 8 A 17 B 26 CD 9 C 18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7.(13分)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欧洲大陆两岸等温线向高纬凸出(2分) 太阳辐射 洋流(2分) (2)亚热带常绿便叶林
热量由低纬向高纬减小;水分随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而出现纬度的变化(4分) (3)从降水看:相同点:两地都为年雨型(年内分配均匀)(1分); 不同点:奥兰降水总量较赫内桑德多(1分)。
原因:两地终年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气候的海洋性明显,但奥兰位于沿海迎风坡, 降水丰富,而赫内桑德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1分) 从气温看:相同点:两地都是夏季温和,冬季寒冷(1分);
不同点:赫内桑德夏季气温略高,冬季气温更低,且低于零度以下,气温年内较差更大(1分)。 原因:赫内桑德地处内陆,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变小,气候的大陆性更强。(1分) 28.(11分)
(1)地势大体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间倾斜(1分) (2)人类过度开垦放牧(1分)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分)
(3)自然因素:雨季短,降水集中;区域内植被差,涵养水源能力弱;全球气候变暖,降
水减少。
人为因素:工业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人口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污染严重
等。(自然和人文原因各2分,共4分)
(4)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实行“北水南调”,进行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加强产业结构 调整,发展低水耗产业;防止水源污染;实行海水淡化;提高人们节水意识等。(任三 点给3分) 29.(12分)
(1)能大大缩短大型货轮从美洲东岸到亚洲的航行距离;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加强富余 资本输出;利于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可缓解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压力。 (3分)
(2)从经济角度看,连接两大洋的海上运输,市场需求量大,收益高;从自然条件看,运
河开挖可利用现有河道和湖泊,且河道走向与运河走向基本一致,可节约开挖成本;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可以通过机械化作业,开挖运河,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技术 可行。 (3分)
(3)增加大量的就业机遇;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使尼加拉瓜摆脱贫困,利于社 会稳定。 (3分)
(4)从总量看,贸易量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1分) 从结构看,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
进口以资金密集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 (1分)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1分) 30.(12分)
(1)水稻种植业 旱涝(洪涝)(各1分,共2分)
(2)有利: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区域内自
然资源丰富。(任两点给2分)国家政策扶持;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任两点2分) 不利:地质地貌等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欠发达。(自然、人文各1分,共2分)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海洋资源的协作开发;
加强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共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等。(4分) 31.(12分)
(1)城市等级多;中心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2分) (2)可以缓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交通压力;分散其部分职能;
也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3分) (3)土地广阔,地价低廉;交通条件好,有便捷的陆上运输和海上运输;
远离市区,减少对城市居民的污染和影响,也便于污染的综合处理;国家有优惠的政 策扶持等(4分)
(4)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 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 的整治工作等。(任三点给3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