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设施农业 带民走致富路
——盐湖区大渠办南孙坞村村主任助理程甲刚创业材料
2008年9月,我被选聘到盐湖区大渠办南孙坞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刚到村时,我有过迷茫,但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关怀和帮助下,我逐步摆正位臵,转变角色,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就应该为村民做些事,尤其是带民致富方面。可苦于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加之自己经验不足,带民致富梦总难以实现,但机会就这样悄然而来。
去年5月办事处派我到陕西杨凌学习了两个月的大棚种植技术。两个月中,我每天早出晚归,穿梭于各个大棚之间,搜集他们的种植模式,总结他们的管理经验,学习生活虽苦了点,但充实,一个字“值”!最终,掌握了建棚的整个过程,从土方工程到最后的安装钢架和处理后坡;熟知了西红柿、黄瓜、西瓜种植的基本技术;了解了温室大棚冬季管理技术和作物的茬口安排;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增长了见识,为以后发展合作社注入了新理念。
同年9月,我荣幸地成为设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在服务菜农的过程中,发现我办北张佳和蔬菜种植合作社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与合作社社长北张村大学生村官张丽君沟通后,根据在杨凌学到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之后以提供技术服务的方式加入到合作社。由于张丽君工作调动,同年10月份我接管了佳和蔬菜种植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有温室大棚38座,主要种植西红柿和黄瓜;冷棚29座,面积达100余
1
亩,主要种植西瓜。在种植西瓜的过程中,由于早期棚内温度过低,瓜苗生长缓慢,就带领部分瓜农到夏县学习先进技术,回来后推广了“三拱四膜”法,这一办法主要是提高西瓜早期生长的小环境温度,使西瓜能够尽早上市,抢占市场,从而取得较好效益。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劳作,合作社的西瓜终于上市了,三个月中,我与瓜农并肩作战,按时放风扣棚,定期打药以预防病虫害,打叉整蔓翻瓜以求西瓜品质高,只是我们棚内种瓜缺少管理经验,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效益,但我相信经过今后几年的发展,我们也是佼佼者。
在经营合作社过程中,我发现菜农发菜难问题,一是硬件不到位,种植园区没电、行路不方便;二是菜价比较低;经过向办事处领导反映,给种植园区按上了路灯,路面进行了硬化,对于菜价低的问题,经过全体社员商议,社内蔬菜不经过小贩之手,直接进蔬菜批发市场,由合作社统一定级收购销售,办事处专门在蔬菜批发市场争取了80平米的蔬菜直销点,方便合作社和其他菜农发菜。在蔬菜销售方面,不仅仅只限于本地市场,我还通过网站向周边城市发布蔬菜信息,取得了一定效果。
发展蔬菜种植,我们是后来者,但我们起点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少走很多弯路。面对新绛等地的强者,我们要学会与之共舞。在种植结构上,强化“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发展理念,不仅仅局限于蔬菜种植,还可发展杏树、桃树、西瓜及甜瓜等种植。争取在今后的3—5年内,将合作社发展成集育苗、种植、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经济组织。注册商标,收购其他产品,走自己的品牌,涉及产品有各种蔬菜、西瓜、苹果、杏、
2
桃、葡萄等。
如今的自己,不算什么创业,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尤其要坚定创业的信念,练就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再者,团队对于创业者来说也很重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个团结、高效的团队可以让创业之路走的更加顺畅,反之,则有可能让创业者功败垂成,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志同道合的大有人在,我们可以组成团队,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创业路上一起高歌,实现自我价值。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