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手打精校版-第五集-崛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3:48: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梦想依然遥远。

不久之后,命运却奇迹般地走上另外的轨道。1994年,德拉吉28岁生日时收到了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一台欧洲生产的帕卡德.贝尔牌电脑。现实中屡屡碰壁的德拉吉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终于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在电脑上注册了社会上刚刚出现的个人博客主页,并骄傲地以自己的名字将此命名为“德拉吉报道”,从此便乐此不彼地将他再好莱坞录影棚里听到的各种消息、在复印室的垃圾桶捡到的电视剧尼尔森收视率统计,以及各种政客丑闻、突发事件等发布在网上,几乎一日不曾中断地更新着他的网页内容。德拉吉的读者增加得如此之快,一千人、五千人、十万人…… 三年后,网站每天的访问量比《时代》周刊每周在报刊亭的销售量还要大。

事业和名声来得如此之快,确实让德拉吉感到意外。然而,更高的巅峰仍在后面等待着他。帮助德拉吉铺好通往巅峰阶梯的是美国《新闻周刊》。

迈克尔·艾西科夫(前《新闻周刊》调查记者):因为它涉及到指控美国总统与一个年轻妇女的非法关系,但杂志高层,也就是杂志的主编们认为还需要调查,于是砍掉了报道。一旦阻拦了一则新闻,那么其他人就可能得到消息,然后抢先行动。

果然,这个消息被嗅觉灵敏的德拉吉捕获。他毫不犹豫地标上“世界独家新闻”的醒目标题,然后按键发布出去。这就是后来导致斯塔尔报告出炉、总统弹劾案发生,以及美国政坛动荡的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

迈克尔·艾西科夫:当那个周六的晚上‘德拉吉报道’发布那个新闻的时候我非常失望。因为这是我花了好多个月采写的一篇非常敏感的新闻,显然这个消息

9

也具有爆炸性。

与此同时,这条消息被疯狂点击,随即传遍了全世界,全球新闻界的权威人士都被德拉吉带入这场喧闹的漩涡之中。一夜之间,“德拉吉报道”成为全球有名的新闻媒体,德拉吉也成为饱受争议的明星。

1998年,这个从未接受过专业正规培训的焦点人物站上国家新闻俱乐部的讲台。

马特·德拉吉(德拉吉报道创始人):网络能够让像我这样的30岁电脑怪才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让企业总裁或者白宫发言人发表意见。我们都变得平等了。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作者):过去他们有印刷机但你没有,他们有电视塔但你没有;但现在每个人都有了‘印刷机’和‘电视塔’。

不管传统新闻界对这个以民间消息和丑闻起家的人有何争议,德拉吉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事实——即便他与拉链门的相遇是一个偶然,传播主体的公众化却已成为必然。

马特·德拉吉:现在只需要有一个调制解调器,每一个人都能够跟踪世界新闻并且向全世界报道新闻。这不存在中间商、没有大独裁者,我觉得这改变了一切。我昨晚走在华盛顿的大街小巷上,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在《华盛顿邮报》大楼前面我再次找到了自我。我抬起头,这一次再也不是恋恋不舍。

阿尔菲.丹恩是伦敦一个喜爱网络技术的艺术家,2003年他创办了一个用手机拍照并发送到互联网上的移动博客Moblog。

阿尔菲·丹恩(手机博客网站联合创始人):它其实就是第一个互联网移动博客,内容是来自手机的图片。两年后,‘7.7’事件就发生了。

10

2005年7月6日,伦敦被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狂欢所淹没。第二天清晨,昨夜香槟的芬芳仍在城市上空飘荡,世界上最古老最完善的伦敦地铁网正处在早高峰的运行时间,广播电台继续连篇累牍地报道着奥运的内容。

几声震天巨响传来,8:51,伦敦地铁中控室显示国王地铁站异常。 “这是一起重大事故,非常严重的事故,公共交通系统发生一起严重爆炸,给伦敦重重一击,伦敦陷入一片混乱。

“当时特别恐慌,想的是有没有人我认识,就给人们打电话,给姐妹打,给妈妈打,给认识的人打。”人们急切地想知道亲朋好友的下落,焦急地追寻事件的真相;而以最快速度赶到事故现场的记者却被拦在警戒线之外。

此时,一张现场图片早已出现在阿尔菲.丹恩两年前创办的手机博客网站moblog上。它距离刚刚发生的爆炸不过三分钟,亚当.斯泰西上传了自己的照片。

阿尔菲·丹恩:我算是认识他的,因为他是我女朋友的朋友。他是在国王十字街火车站的一节车厢里受到了炸弹的袭击,他爬上月台进行疏散,照了一张照片,脸上盖着东西,说给困住了。

这张照片第一时间被BBC网站转发,成为第一张来自现场的图片,随即它又成为世界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这张由业余认识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创造了这场事件中被媒体转载的最高纪录。当灾难现场清理完毕,警察松开警戒线,记者才得以进入爆炸现场报道。而此时,爆炸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

2005年7月7日,是英国灾难史的一个节点,却是新闻史的一个转折点。每一个可能是你可能是我的消息需求者,势不可挡地成为消息提供者,将不可遏制地走向时代的前台。新闻业不得不遗憾地正视自互联网诞生以来,这张覆盖全球

11

的网络逐渐成为地球上任何一个人的信息平台。平台之上普遍崛起和无尽涌动的大众群体使突发性新闻与有准备的专业世界渐行渐远。

伊桑·祖克曼(麻省理工学院公民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当发生了恐怖袭击、自然灾害时,现场不一定有记者,但是一定会有公民。他们会报道现场的情况,即使只是告知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所以我们必须去适应这个观点,公民会共同来报道,他们要分享自己的观点。

利物·格罗斯曼(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业余新闻和专业新闻之间的界限吗?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界限了。它可能已经完全模糊或者消失,这确实给那些自称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人带来压力。

专业训练、职业身份,不再是资格和权力,身在现场便拥有了资格和权力。不会有人比他们更快,因为没有人比他们离得更近。

传统新闻业形成于近五百年前。在德国美因茨印刷博物馆,保存着人类的第一张印刷报纸。1605年,德国人约翰.卡洛斯用诞生于故乡斯特拉斯堡小镇的古登堡印刷机印制了世界上第一份印刷报纸《通告报》。以传递公共信息为目的的新闻业,在以后五百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2012年,全世界共有报纸14853种,每天有5.19亿份报纸送到人们手里。人类进入丰裕时代后,信息是可以等同于食物甚至紧迫于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需求,构筑了需求者们仰望的大厦。

“传统媒体主要是一小部分人对很多人讲话的工具。对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来说都是如此,都是独白,一人说给多人听。互联网将完全不同的东西引入通讯。”

保罗·莱文森(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教授 《新新媒介》作者):我认为这是人类

12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手打精校版-第五集-崛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9hc7035a6tck09hli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