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23: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们市第二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 班级: 姓名: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

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读于课前】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课前学习】

1、概括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时期 成就 时期 成就 原始社会晚期 商周时代 西周晚期 两汉时期 南北朝 2、概括古代制瓷业的发展 商朝 东汉 北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青花瓷 五彩瓷 珐琅彩 3、概括古代丝织业的发展 时四五千期 年前 成就 商朝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推进新课】

1、探究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状况

材料一:“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

材料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

1 / 4 不用言语沟通,你所得来的结论永远只是猜测。

图们市第二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 班级: 姓名:

材。《礼记·曲礼》

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

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材料六: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2)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官营手工业相比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七: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材料八: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从明朝中叶开始为什么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

2、探究二: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盛赞中国的瓷器。

(1)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主要表现。

2 / 4 不用言语沟通,你所得来的结论永远只是猜测。

图们市第二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 班级: 姓名:

(2)请结合史实简要叙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我国瓷器能在海外广受欢迎的原因。

3、探究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阅读材料,依据每则材料得出一个中国古代手工业特点:

材料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完成下表) 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管理方式 直接经营,进行集中 的 生产 产品分配 流通方式 发展、地位 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占据古代手工业的 地位 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现当的比重 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供 民 间 消费的民间 经营 产品 在市场流通 剩余一小部作为农户的 用来 分出售 (1)从材料一得知:

材料二: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2)从材料二得知:

材料三: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3)从材料三得知:

3 / 4 不用言语沟通,你所得来的结论永远只是猜测。

图们市第二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 班级: 姓名:

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4)从材料四得知:

材料五: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5)从材料五得知:

材料六: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

(6)从材料六得知:

【课本插图】

冶铁水排模型

【课后反思】我的疑问:

4 / 4 不用言语沟通,你所得来的结论永远只是猜测。

搜索更多关于: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学案 的文档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c1s8hgq66tck19hlm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