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山有色,细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八月中秋雁南飞,一声吼叫一声悲,大雁倒有回来日,死去亡魂不回归。(改唱黄梅戏“天仙配”曲调)众群僧把法鼓敲,敲木鱼儿打金铙,你我好比鸳鸯鸟(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哪……啊……哎……
乙:(打甲德纲)不像话!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 甲:念完经打和尚! 乙:就用这儿了是吗?
甲:没告诉你就会几句吗,你不拦着点。唱错了。 乙:咳,我还拦晚了。
甲:每七天念一回,僧道檀尼轮班来,北京居士林的居士给你父亲撰咒。 乙:对。
甲:一般人请的来吗?居士林的来了。 乙:是。
甲:功德林的也来了。 乙:啊?
甲:起士林的也来了,麦当劳的也来了,全聚德的也来了。 乙:怎么来的净是饭馆的啊?
甲:借这个机会盖一个小吃街,盖个庙会什么的。 乙:咳!这不跟着起哄吗这! 甲:给你爸爸带来福利啊! 乙:不要这个!
甲:好。一直等到出殡这天,早晨起来看这天啊……嗬! 乙:大晴天!
甲:黑得跟锅底似的! 乙:哎哟!
甲:“骨碌骨碌……”打雷,“喀嚓”打闪。 乙:啊。
甲:一看见打雷,你大哥赶紧出去,抱着树。 乙:哦。
甲:(学)都躲开点,打雷了!别劈着你们啊!! 乙:就劈他一个人儿啊! 甲:好诙谐!
乙:这地方诙谐什么呀这! 甲:诙谐!
乙:这地方用这个吗?! 甲:“搞笑大爷”么,就是他。 乙:甭说这个了。
甲:他非常喜欢拿自己找乐,知道吗。 乙:那也不能抱树去。
甲:糟践自己给大伙带来乐趣。好人啊。 乙:得得,算了吧。
甲:一会儿的工夫,天可就晴了。 乙:哦。
甲:晴空万里,红日喷薄。院子里边立三棵白杉槁。打七级大棚、过街牌楼、钟
鼓二楼,蓝白纸花搭的彩牌楼,上写三个字,当大事。 乙:嗯。
甲:孟子曰:“唯送死者以当大事”,早晨九点来钟出堂发引,先放三声铁炮,请来了文官点主、武将祭门,先由杠夫二十四名将经棺请出门外,杠夫满都是红缨帽、绿架衣、剃头、洗澡、穿靴子,一个个是满穿套裤,八十人杠换三班二百四十人,摆开一字长蛇五里阵,浩浩荡荡,威风凛凛。最前边是三丈六的铭旌幡,紧跟着就是纸人纸马。 乙:哦。
甲:有开路鬼、打路鬼、英雄斗志百鹤图,方弼、方相、哼哈二将,秦琼、敬德、神荼、郁垒四大门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齐名为四贤,纸人过去了,童引法鼓子弟文场,七个大座带家庙,松鹤、松鹿、松亭子,松伞、松幡、松轿子,花伞、花幡、花轿子,金瓜钺斧朝天镫,肃静回避牌,外打红罗伞一堂,上绣金福字,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彪旗、飞鱼旗、飞鳌旗,四对香幡、八对香伞,尼姑二十名,道姑二十名,檀柘寺的和尚四十名,雍和宫大喇嘛四十名,在前面有影亭一座,摆着你爸爸的像片(模仿乙谦父亲的遗像)。 乙:咳!猴儿啊!
甲:送殡亲友两千多位,有的人架着你哥哥,有的人架着你兄弟,这哥俩头戴麻冠、身穿重孝是泣不成声啊。 乙:哭!
甲:早晨九点钟出堂发引,这口棺材,由南城奔北城,由北城奔东城,转遍了北京四九城,到晚上七点半才把这棺材抬回了家! 乙:怎么又抬回来了? 甲:没坟地! 乙: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