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 授课时间:课 文 45 课时 综合性学习 15 课时 口 语交 际 7 课时 习 作 16 课时 回 顾 拓展 7 课时 机 动 时间 24 课时 总 计 114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20个
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学生借助字帖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对字形复杂难写的字,老师重点指导,教学生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培养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和对书法的爱好。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展开联想与想象、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描写等写法,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
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7次,4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学写读书笔记和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尊重、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
11.开展综合性学习,能用各种渠道搜集建国以来祖国取得辉煌成就图片、资料,办手抄报、开展图片展、进行演讲比赛等,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搜集古诗词并进行分类整理,了解古诗词的艺术之美。对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问题,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资料、组织讨论或展开调查活动。
12.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搜集资料等方式感悟人生的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内容安排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读写训练 教学内容 重点 1、学习作者如何进行1 感受自然 2、品味优美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祖国在我心中 2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阅读课文,感受人物3 心灵之歌 的美好心灵 11 唯一的听众12.* 用心灵去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9.穷人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13 1.感受中华儿女的赤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7* 彩色12 1.山中访友 2.山雨3.草虫的12 安排 课时 观察,展开联想与想象 村落4*索溪峪的“野” 子情怀,激发爱国情怀 的翅膀 8*中华少年
2.学习作者环境、心理等的表达方法 倾听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3.只有一个地球 14*.鹿和狼1.把握主要内容 4 珍爱我们的家园 2.运用联系实际,深入的故事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12 思考的方法,理解课文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1.潜心研读 把握人物形象 5 初识鲁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6 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 行 1.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感情 7 人与动物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 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 8 艺术的魅力 2. 学习作者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 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色的脚印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蒙娜丽莎之约 28*我的舞台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12 21.老人与海鸥 22*跑进家里的松鼠 23.最后一头战象 24*金13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一、诗海拾贝 二、与诗同14 17.少年闰土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13 三、实施建议
(一)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多彩的文化墙、涂鸦墙、别具一格的阅览室、图书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自助餐课程??整合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如: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等。教材内容如第二单元的“祖国在我心中”, 可联系时事新闻,如奥运赛事、保钓事件、神舟九号成功发射等,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以此了解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发展,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制定活动计划,拟定活动方案,成立诗歌兴趣小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学实施
1.围绕专题,突出重点。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一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收放由我,彰显自主
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积累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三读法”自主学习课文:一读解决生字词,二读知文章大意,三读思考提疑问。学生通过读书搜集整理资料,思考质疑解惑,在轻松的自主学习中,养成习惯,自然而然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3.授之以渔,梯度阅读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教材中安排的读写训练点,都是从课文而来,教学课文时引导学生关注相关问题,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少年闰土》一课。这一课所在专题是“初识鲁迅”,本专题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解、认识鲁迅;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重点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注意照应到以上内容。学习《少年闰土》,应当在了解、认识鲁迅的大背景中进行。要引导学生留意作者写人的方法,还要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总结方法、规律,以方便学生在单元末进行交流。
课上教方法,课下利用“书香校园,读书漂流”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把阅读教学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4.关注积淀,妙笔生花
关于语言积累,本册教材课后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较宽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有的要求比较明确,如,“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抄下来,再体会体会。”“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