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由图像可知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同时像与物位于透镜的同侧即图乙中凸透镜的左侧,因此应从透镜右侧向透镜中观察;
(5)由题意知,该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使得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因此为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眼镜.
22.控制变量法 匀速 等于 甲丙 接触面越粗糙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解析】 【详解】
(1)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此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来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间接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②,即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他应该选择甲丙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比较甲丙测力计示数,发现丙中测力计示数更大一些,即丙中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更大一些,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伟要探究猜想③,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他将木块切去一半,压力也变小了,重复甲的操作过程,故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不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即结论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3.(1)120J (2) 4W 【解析】 【详解】
①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F=G=20N,拉力做的功:W=Fs=20N×6m=120J; ②拉力做功的功率:P=
W120J==4W. t30s24.(1)40N;(2)120J;(3)12m/s。 【解析】 【详解】
(1)铅球的质量是4kg,则铅球的重力: G=mg=4kg×10N/kg=40N;
(2)从最高点到接触水平地面的过程中,铅球下降的高度为3m,则铅球重力对铅球做的功: W=Gh=40N×3m=120J;
(3)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铅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若铅球离开手时具有的机械能为288J,则铅球刚接触地面时的机械能也是288J,且此时只有动能, 根据Ek=
121mv可得:288J=×4kg×v2, 22解得v=12m/s,即铅球刚接触地面时的速度为12m/s。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5. (1)——尖角、毛刺等尖锐品由于尖端面积很小,在相同压力下,压强很大,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2)——防止汽车出现意外时,由于惯性而对乘员造成伤害。 【解析】
试题分析:(1)当压力相同时,如果外部容易接触到的部位有锐边、尖角、毛刺,人受到的压强会较大,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2)如果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汽车行突然刹车,学生由于惯性将会被抛出,从而造成危险,故应该指导学生安全落座、系好安全带;(3)校车超过核定人数,车的质量增大,惯性增大,当以相同速度行驶时,刹车距离更长,从能量上看,超员后,车的能量增大,如果发生意外,破坏了更强,故校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员;(4)加油站属于高危险区域,机动车在加油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机械故障或者突发因素发生车辆燃烧甚至爆炸事故。由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紧急逃生、避险能力弱于成年人,因此,校车在运载学生时加油安全风险较大。所以校车驾驶人不得在校车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
考点: 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惯性现象的解释 26.105J (1)1.05×
(2)不可.说明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0.5kg×(70℃?20℃)=1.05×105J, (2)不可以.因为公式q=
Q中,Q是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而酒精完全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m水吸收,所以不能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热值. 27.107.85 红外线 【解析】 【详解】
(1)列车的运行时间为:t=14:48?14:20=28min=列车的运行速度为:
14h, 30S50.33km=14v=t=107.85km/h, h30(2)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 【点睛】
(1)已知列车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可以得到列车运行时间;已知路程和运行时间,利用v=
s,可以得t到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应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制成红外线加热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热谱仪等等.
华东师大版七级数下册10.3旋转练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小伟同学用一距离他的手高3 m的定滑轮拉住重100 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开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 m,如图所示,若不计摩擦和绳重,他所做的功至少为( )
A.200 J B.300 J C.400 J D.500 J
2.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1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7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不计杆重和绳重),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 )
A.80N B.100N C.150N D.220N
3.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
4.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5.如图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p甲=p乙 F甲 p乙 F甲=F乙 6.如图所示,一鸡蛋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后用手指将鸡蛋向下按压一下松手后,(若盐水足够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向下加速运动,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变小 B.鸡蛋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 C.鸡蛋先向下、后向上运动并回到原位,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D.鸡蛋始终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 7.如图所示的四个发电站中,属于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 风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潮汐能发电 D.燃煤发电 8.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