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务;内容与原则;环境等
2、思想政治教育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及不同社会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史。
3、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载体;决策与评估;教育者的培养;
系统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方法与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研究范畴:
思想与行为;个人与社会;教育主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教育与环境;个性与共性;动机与效果;积极与消极;塑造与改造;自教与他教;灌输与转化;疏导与堵塞;理论与实际 基本范畴
? 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
? 中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 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 ? 结果范畴:内化与外化 ? 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本学科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 研究意义
? 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2、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关于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
?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又反作用与一定的经济基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团结----批评----团结”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 ?
使每个人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
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
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怎么办》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 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作风建设 ? 执政能力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 西方现代相关学科的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1、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集团稳定和发展的生命线 2、 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所决定又为其服务的 3、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多层次性; 长期性;发展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 个体生存功能
?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 个体享用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 政治功能: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民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
? 经济功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社会性质和方向的保障;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和谐营造氛围。
? 文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其它表述
? 导向功能: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规范导向 ? 保证功能 ? 育人功能 ? 开发功能
当前学界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阐述
? 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郑永廷)
? 在于实现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选择(褚风英) ? 具有意识形态和人文知识功能(刘鑫淼)
? 具有沟通互助、覆盖渗透、预测预防、营造氛围的功能。(韦吉锋)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
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体系
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激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具体目的:在一元的根本目的的指导下具多元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检验依据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党的奋斗目标
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
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1、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2、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3、道德教育是基础 4、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如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坚持理论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相对
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与
外部制约过程的辨证统一。 1、外部制约过程
2、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一为内在诸要素的发展矛盾;二为社会要求与原由思想品德的矛盾)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解读
1、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 2、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3、是教育双方互动的双主过程
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一个属教育活动,一个是属人的发展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思想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要素(自觉的教育要素),不是全部的要素(还有自发的环境要素等)。同时二者关系密切。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1. 方案的制订(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优选方案) 2. 方案的实施(传导观念,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 评估(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 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 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实践性 ? 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如何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自我教育规律;反复递进规律;主体差异规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