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陈季同生平史事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3:1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文,文章以研究福州船政局派赴欧洲的留学生群体为主,首次利用法文资料对陈季同作了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另外,1997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叶凯蒂女士在《哈佛亚洲学报》的《晚清上海四文人的生活类型》中,以陈季同在上海的活动为中心,利用中、法文资料研究了陈季同在晚清维新活动中的表现。国外学者虽然较早关注陈季同,但还没有人发表这个人物的专论,以陈季同为专题的研究主要是大陆学者进行的。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先生主持翻译了陈季同的《中国人自画像》和《中国的娱乐》二书,是现在仅见的陈氏著作完整中译本。该书前言《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文化人——陈季同其人其书》概述了陈季同的一生。1999年,福建师范大学张先清先生发表了《陈季同——晚清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一文,该文利用陈著的几个英译本,对其内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也评价了陈季同的一生。同年,中山大学的桑兵先生又在《近代史研究》上发表了《陈季同述论》,该文利用中文文献对陈季同的生平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上述论文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几乎全部关于陈季同的研究,这是陈季同研究最初的一批成果,研究者筚路蓝缕的草创之功,诚不可泯。但关于陈季同的许多基本问题,如生卒年、署名Tcheng-Ki-Tong的法文作品的著作权、陈季同在中法战争时的表现、私债问题等,以往的研究或是毫无触及,或是语焉不详,没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重要的中外文资料没有能被利用。

[3]徐珂编《清稗类钞》(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4册“外交类”,页24。中华书局重排本中,此则文字失收。

[4]参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中华书局,1985年),页9。

[5]参见薛绍徽《黛韵楼遗集》(1914年)附录陈锵等编《先妣薛恭人年谱》“光绪十四年”。 [6]张振鹍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之《中法战争》(以下简称《中法战争续编》,中华书局,1996年)第一册“出使德法大臣李凤苞向总署抄送与德外长等会谈节略”中有“助兵及定断两层,万不能办”,及“既与毕相说过,以兵相助之事,前已历次告明,不便照办”,“第一事以兵相助,第二事出来判断,毕相仍以为不便”,页462。又参同书光绪十年正月十六“出使大臣李凤苞为德不愿出面调停事致总署函”,页782。又参同书第二册“出使大臣李凤苞为德外部不便出面调停事致总署函”,页370。

[7]参见张雁深《中法外交关系史考》(史哲研究社,1950年),页143—148。 [8]这种宗藩关系多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即数年一次的朝贡。 [9]北圻指越南北部,与中国云南、广西接界。

[10]先后为Jules Ferry、Léon Gambetta、Challemel-Lacour等人。

[11]“曾纪泽在法与费丝内交涉毫无效果,一八八二年法新外长刚必达(Gambetta)竟借口曾纪泽函措词乏礼,而不以曾为商谈之对手??巴黎交涉遂告停顿”。参见《中法外交关系史考》,139页。 [12]即1883年夏。

[13]《中法战争续编》第一册,页612-613。

[14]《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页67。

[15]“中人西人多言李傅相为主和之党,纪泽为主战之党。”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中法战争》(以下简称《中法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第四册,页264。

[16]本段引文均见《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十四“呈越事机要兼保陈季同”。 [17]脱利古年初曾谒李鸿章谈判越事,被李指为“狂悖”,二人不欢而散。 [18]参见《中法战争续编》第一册,页541-561。以下简称《密记》。

[19]即《唐诗选》(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hangs)的译者le Marquis d'Hervey-Saint-Denys。

[20]《中法战争续编》第一册,页544。 [21]同上,页549。 [22]同上,页551。 [23]同上,页545。

[24]《中法战争》第四册,页50。

[25]《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十四“呈越事机要兼保陈季同”。 [26]同上。

[27]《中法战争续编》第一册“谨录法国驻德使郭式尔问答词呈览”,页527。 [28]同上“谨录七月十三日致北洋大臣电报呈览”,页532。 [29]同上,页705。

[30]曾纪泽于光绪九年九月十七日有“为陈季同与法相会谈事致总署函”,对陈之举动严厉指责。同上,页613。

[31]《中法战争》第四册,页146。

[32]《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十四“呈越事机要兼保陈季同”。

[33]分别为闰五月十二、十八、十九、二十四、二十五及六月初一、初五、初九、十一、七月初一。

[34]王彦威编《清季外交史料》卷四十五“光绪十年七月上”。

[35] Les Chinois peints par eux-mêmes, Paris:Calmann Lévy, 1884. [36] Le Théatre des Chinois,Paris:Calmann Lévy, 1885.

[37] Foucault de Mondion, Quand j’étais mandarin, Paris: Albert Savine, 1890, p.32.

[38] “L’espion”, Le Figaro, 24 Juin 1894.

[39]《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页571。

[40] Foucault de Mondion, La vérité sur le Tonkin,Paris: Albert Savine, 1889, pp.11-12

[41]蒙氏称曾教授马建忠法文及拉丁文,并助其获业士学位。

[42]René de Pont-Jest, La vérité sur Foucault de Mondion,Paris: Albert Savine, 1889.

[43]《李文忠公全集》奏稿三十六“请奖英法官学官厂洋员折”。

[44]Journal d’un mandarin, Lettres de Chine et documents diplomatiques inédits, par un fonctionnaire du Céleste Empire, Paris :Librairie Plon, 1887. [45]La vérité sur le Tonkin, Paris:Albert Savine, 1889. [46] \La vérité sur Le Tonkin, p.5. [47]Le Figaro, 11 juillet, 1894. [48]Quand j’étais mandarin,pp.3-5.

[49] “quils ont été déclarés siens par imprimeurs, éditeurs et critiques; quils ont été inscrits, enregistrés, immatriculés en bonne et d’une forme à l’état civil de la république des lettres!” Ibid., p.7. [50]“une part de collaboration”, Ibid., p.6. [51]La vérité sur le Tonkin,pp.93-94 [52]La Vérité sur Foucault de Mondion. [53]La vérité sur le Tonkin, p.5. [54]Quand j’étais mandarin, p.4. [55]Ibid., p.34.

[56]Quand j’étais mandarin, p.36

[57]叶凯蒂女士率先提出这一观点。参见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 pp.435-449.

[58]Quand j’étais mandarin, p.34. [59] Ibid., p.35. [60] Ibid., p.50. [61] Ibid., p.7.

搜索更多关于: 陈季同生平史事考 的文档
陈季同生平史事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eub57zko862m61dld8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