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民族精神》主观题预测(配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0 18:23: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是她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俨然挺立一直到今天,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令中国震惊、令世界关注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以下是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地震发生后,人们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号召,数万名志愿者及求援人员奔赴灾区。温总理数个日夜几乎不眠不休,同救 援人员及广大灾民一道,奋斗在抗震救灾最前沿。

片断二:灾难发生的第二天,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就纷纷慷慨解囊,动摇灾区。一拨又拨的志愿者赶赴灾区。台湾台塑集团捐款1亿元人民币;台湾鸿集团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台企联也将向地震灾区捐款 670万元人民币。

片段三:5月18日,在四川省会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求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幸存下来的师生时,温家宝对同学们说,“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⑴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⑵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

⑷通过对文化生活的学习,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挺起不屈的脊梁”?

2.2005年6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一民族精神?

3.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的现象较为严重。于是,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作用。

答案:

1、⑴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民族精神具有支撑、凝聚和激励作用。它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奋进取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清福旗帜,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⑵①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国人表现出直面各种风险和灾害,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肩负起兴亡之责。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的核心。②抗震救灾中,中央的迅速反应、坚强领导,全民感同身受、奋力抗灾,体现了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的精神。 ③抗震救灾中,面对重重困难,广大灾民擦干眼泪,继续前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秀品格。④面对痛苦,不折不弯,面对灾难,坚强不屈,努力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着手重建美好的新家园,体现了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⑶“挺起不屈的脊梁”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⑷①我们要坚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作用;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时代精神;③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

2、(1)我们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

(2)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民族精神之魂的力量,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和重大纪念日,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

(4)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努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5)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

3、(1)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人为了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导致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较为严重的现象,给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秩序、人们道德价值观等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特别是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2)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正在形成,如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金钱观念等。这些新的观念也给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带来巨大冲击。

(3)但必须看到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因此,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之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吸收时代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使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魅力。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仍然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如诚信观念、先人后已的集体观念等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仍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民族精神》主观题预测(配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ffx0pnox77xpo57wx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