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好的开头是演讲成功的一半(精选多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0:2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同时通过练习,提出问题引出新课,铺开探求知识的路子。如讲授例题“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 2人,女生1 8人,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几个人”时,我先复习旧知识引出试探性练习题。(1)回答下面两道应用题。①25个男生和1 7个女生去参加竞赛,一共去了几个同学?②4 2个同学去参加竞赛,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把上面两道应用题合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2 5个男生和1 7个女生去参加竞赛,每6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由学生上台演板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25+17)÷6。(2)25+17=42(人),42÷6=7(组)。

(3)25+17÷6。(4)25÷6+1 7÷6。这时, 无忧论文网 教师不肯定谁对谁错,接着提出问题:(1)这道题给了什么条件?每个条件的数量有什么实际意义?(2)按6个人一组分,分的是谁?(3)你是怎样分析的,分析过程怎样?(4)上述四种算式谁对谁错?哪一种方法最好?通过系列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三、竞赛入手,激发兴趣

运用竞赛法作为一节课的开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点燃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有助于训练学生反应能力的敏捷性,如一年级数学课讲“1 0”的认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数手指比一比谁从1—9数的最准最快,然后分组抢答9的组成(1—8、2—7、3—6、4—5、5—4、6—3、7—2、8—1)并适时给予学生鼓励,接着引出新课“1 0的认识”。

四、利用演算、口算,自然引入

新课利用几道口算和演算题导入新课,只要设计的好,既可以节

第 9 页 共 16 页

省教学时间,又可以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口算可采用视题口算,也可采用听题口算,视题口算主要运用小黑板和卡片;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题能力。听题口算主要通过老师报题,强化培养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和听力,口算过渡的关键是设计题型,设计题型的原则是:①要有针对性;②要注意知识坡度;③要安排变式题;④要认真研究新旧知识的联系性。

五、直观引入,方便快捷

利用实物或实物图的演示和实验,揭示一些简单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这一直观性导入法具有鲜明的形象特点,容易理解,也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能力有良好的作用。如学习多面体一节时,教师拿出各种各样的多面体让学生观察,同时教师运用自制的教具分别演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与多面体的联系,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多面体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以上五种新课导入法,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运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课型,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语文课堂导入的探究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两千年前的

第 10 页 共 16 页

“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可见兴趣对于语文课的重要性,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一直比较重视,我认为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有多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导入新课,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所学语言材料的内容、特点,使新课导入既趣味盎然又富有实效。我认为,导入环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因此,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化解新授内容的难度。导入环节尽可能采用那些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趣味十足的方式。

如可用谜语、歇后语、小笑话、小幽默、小游戏等来设计导入。有位老师讲《绿色蝈蝈》时, 由和蜘蛛、蚂蚁等昆虫有关的谜语导入, 而讲完课文后, 又让学生模仿着给蝈蝈写谜面, 这样的设计,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通过仿写理解了本文的语言特色。

我班有位历史老师在今秋尝试在每堂课以历史小故事导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

第 11 页 共 16 页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稀缺。趣味导入的设计和运用,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幽默感, 教师只有以诙谐、有趣、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趣味导入语, 并配以适当的表情, 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真正发挥趣味导入语的作用。

二、实效性

导入要富有趣味,但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导入环节。如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都要为学习语言现象,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新颖、巧妙的导入既能创设浓厚的语文学习情境,又能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导入中,教师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 老师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循序渐进, 积极引导, 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通过适当的形象化方法, 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时, 就是由复习和春有关的几首古诗导入。有位老师在教读《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 设计了如下导语: “同学们,我们曾经到过鲁迅的《故乡》, 结识了闰土和杨二嫂; 也看过先生的《社戏》领略到平桥村的纯朴风情; 还到过先生小时候的‘白草园和三味书屋’, 欣赏了白草园的妩媚, 并聆听了寿镜吾老先生的读书声。今天, 我再带领大家去结识先生的一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这样导入, 不但把以前所学的 鲁迅先生的文章全连了起来, 而且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的内容, 学生的情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并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三、简洁性

第 12 页 共 16 页

好的开头是演讲成功的一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hf32gt9x41z4g1sgcd5uqa87qzsz016u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