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对策初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1 6:01: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单位数量还是经济效益指标上都有非常大的增长,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企业单纯以质量、产品差异或价格战的经营策略已经难以维持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品牌战略,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条件培育自有品牌,通过合理的运营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

一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现状分析 (一)品牌概述

品牌(Brand)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品牌指公司的名称、产品或服务的商标,和其它可以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标示、广告等构成公司独特市场形象的无形资产。

产品品牌是对产品而言,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等方面的组合体;二是代表有关产品的一系列附加值,包含功能和心理两方面的利益点,如:产品所能代表的效用、功能、品味、形式、价格、便利、服务等。

(二)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现状

1、中小企业拥有全国知名品牌比例远低于市场覆盖率低

我国的中小企业活跃在国内外市场上。据调查,产品市场覆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中小企业占26.72%,覆盖全国的占39.65%,覆盖本省的占17.97%,市场限于本地的占15.66%。而其中只有22.32%的中小企业认为其品牌是全国知名品牌,仍有28.84%认为没有品牌。可见,中小企业拥有全国知名品牌的比例还很低,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仍待建设。

2、中小企业普遍对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多采用贴牌和无牌生产模式

虽然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却陷入价格战的怪圈,核心品牌的缺失使之无稳定的盈利模式。《中国企业品牌管理能力白皮书》表明,年销售额低于五亿的中小企业中69%没有基本的品牌定位,86%的企业没有完整的品牌规划。以浙江为例,浙江

1

现有的注册商标数虽然位居全国第二,但约80%企业采用贴牌和无牌生产模式,产品以外销为主。企业普遍将自有品牌建设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辅助因素地位。据统计,平均1家企业只有0.7件商标,每5344家企业法人就有一件驰名商标。进入全省质量档案的12437家企业中,无牌企业6083家,占比高达48%。

3、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品牌弱势,出口商品价格低廉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识逐步增强,但由于受自身及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品牌竞争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且普遍表现为缺乏品牌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程度与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程度不成正比。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贸易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彩电、冰箱、服装等百余类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相比我国在国家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中小企业的品牌却未取得应有的竞争优势,其创造的经济总量、总价值与其在世界市场中的占有率不对称。

二、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观念匮乏

一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对品牌作用认识不够,无限夸大品牌在购买行为中的作用,品牌策略仅仅停留在提高知名度及认知度上,缺乏市场调查,忽视脚踏实地的工作,虚化了品牌载体。二是有品牌,却忽视品牌管理。据上海迈迪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中有59.3%的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品牌,较多的是市场部、管办还有总经办这样的部门来管理品牌;37%的企业制定了品牌战略;37%的企业进行了品牌定位;16%的企业对品牌进行了跟踪。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知识严重不足,简单的把品牌当成产品来经营,认识不到品牌给企业成长带来的众多益处。

(二)品牌运营管理不善

1、不善于利用品牌传播途径。过分迷信广告,使很多中小企业忽略用品牌核心价值来统帅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不仅收效甚微,还增加企业营销成本,不利于品牌的健康发展。经历过2008年食品安全事件的消费者开始对广告产生怀疑。中小企业在进行品牌传播时要在全面了解企业状况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定位。如三星集团借助汉城奥运会,利用巧妙、严密的策划宣传,达到巧投入、高产出的效果,跻身世界数码产业巨头。

2、缺乏科学的品牌策划。科学的品牌策划是中小企业从弱到强的关键。成功的品牌策划使产品形象更加鲜明,并与企业形象统一,为跨行业、多门类的企业发展留下

2

了广阔的空间。受消费者青睐的太阳神集团是我国第一家通过全面品牌策划,成功从一家规模不大的乡镇企业发展成股份制企业。

3、没有建立科学的品牌体系。中小企业往往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市场调查,在品牌文化、产品发展目标、经营理念、产品内容不清晰的情况下,就大肆包装,造成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面对激烈竞争,轻率使用一些只有短期效果最终伤害品牌形象的战术(最典型的是价格战)。据上海对500名企业经营者的调查表明,我国有83%的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第一选择是降价,而外国品牌提高竞争力的第一选择则是100%提高质量。

4、做品牌重销量轻质量现象严重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本立足点。古今中外,能够独领风骚的着名品牌无一不是高品质的象征。然而,在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计划中,常常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产品销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他们大都有一个“共识”,做销量就是做品牌,只要销量上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有的是在创业初期非常注重质量求生存,但随着产品的生产规模日益膨胀,他们的注意力就慢慢游离了质量这一核心。有的为了扩大销量经常进行促销,使用太频繁是对品牌的贬值。经常性的促销会给人价格不真实的感觉,消费者更愿意等到促销时才去购买你的产品,一些忠诚的消费者也会因为感到受欺骗而放弃这个品牌

5、将广告当成创品牌的唯一法宝

目前,国内许多中小企业都认为只要加大广告投入,进行铺天盖地的媒体轰炸,就可以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一个品牌。实际上品牌知名度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而品牌联想却是品牌建设的一项长期工程,是在品牌长期的运作中建立的资产;作为保持品牌稳定销售的主要指标—品牌忠诚度,更不是短期广告所能达成的,除了完善的品牌规划设计和持续优良的产品品质获得顾客满意度外,更有品牌长期一致的传播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的价差效应(与其他品牌比较,顾客愿意做出多大程度的额外付出);同时,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肯定更是广告所无法做到的,它不仅需要品质恒定如一,更有对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创新要求。有的中小企业还认为:好的广告创意就能树立起品牌。这就陷入了一个为创意而创意的误区,这样的观念是十分危险的。主要表现在:脱离了市场背景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忽略了营销其他环节的配合,没有考虑产品的创新、品质的提升。

(三)缺乏品牌保护意识

3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知名商标被海外抢注多达200多起,有15%的我国商标已经无法在境外申请注册。如王致和在德国被抢注,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抢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等。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目光,致使很多优质产品或服务的商标被海外抢注。

三、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对策研究 (一)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市场细分过程的结果,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购买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不同特征把市场分割为若千个消费群体的过程。企业只有将总体市场细分出适合自己产品特色、自己能提供有效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依据目标消费群体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定位,才能使自己的营销力做到“有的放矢”,集中本企业的“优势兵力”将企业的这块“市场蛋糕”做大。如酒类市场就被细分为啤酒、果酒、黄酒和白酒等几块市场。

第一,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定位的关键,是要抓住消费者的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自然是必须带给消费者以实际的利益,满足他们某种切实的需要。

第二,必须考虑目标消费群的特征,与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相吻合。“悄悄豆”品牌正是抓住儿童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的独特心理特征,凭一句简单的广告诉求“悄悄豆,不要悄悄吃”而一举扬名。

第三,应考虑产品本身的特点。品牌能使人想到某种属性是品牌的重要含义。像钻石戒指这类消费品,可以将其定位于富贵、具有身份和拥有坚贞不移的爱情等。

(二)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关系到中小企业兴衰成败、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决策,它是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的提纲和总领,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先做对的事,然后把事情做对。品牌战略就是做对的事,如果事情一开始就错了,那么不管过程如何努力,都会是事倍功半的结果。

(三)重视品牌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灵魂。没有质量,品牌就如“无水之源”,失去了根本立足点。优秀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依靠的质量。

(四)培育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品牌只要有了一定的品牌文化,才可能全面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品牌文化就是产品在实际使用价值之外给予消费者的一种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比如归属感、身份感、荣耀感等。它实际上和企业文化同源异形,比如碳与石墨、铁与钢的关系。企

4

搜索更多关于: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对策初探 的文档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对策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icd0b1sc8iiwn479h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