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基训练指南和训练习题(医院感染管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1:37: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3)、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米。

(4)、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间安置。

(5)、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张;双排不应超过6张。 4、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有哪些隔离要求? 答: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有以下隔离要求:

(1)、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2)、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管理。各区之间屏障分隔清楚,标识明显。 (3)、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 (4)、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水池。 (5)、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6)、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7)、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床之间距离应大于1米。

第二节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1、个人防护用品指的是什么?

答:个人防护用品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2、 常用的医用口罩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产品标准不同,常用的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四种类型。

3、 医用防护口罩有哪些特点?

答:医用防护口罩,能防止吸入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加结核杆菌、SARS病毒等和含有感染原的粉尘。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4、 医用外科口罩有哪些特点?

答:医用外科口罩由外、中、内3层材料构成,分别作用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应注意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止接触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适用于: (1)、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 (2)、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3)、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

5、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适用于普通环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

6、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答:使用口罩时应,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2)、佩戴时应注意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一侧在上,将鼻夹压紧至鼻梁。 (3)、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

(4)、口罩应保持清洁,当口罩潮湿及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7、什么情况下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答:下列情况下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为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8、什么情况下应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答:(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和其周围环境时。

B、对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 C、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 (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A、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接触某些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9、如何正确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答: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应注意: (1)、正确穿脱隔离衣与防护服。

(2)、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穿脱。

(3)、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4)、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若无明显污染可连续应用。 (5)、如接触过疑似患者,接触第二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或防护服。 (6)、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7)、重复使用的隔离前应每天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清洗并消毒。 10、怎样正确使用手套?

答:(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格的手套: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B、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2)、正确戴脱无菌手套。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4)、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执行手卫生。 (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11、何时应使用防护帽?

答:当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12、何时应使用鞋套?

答: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或直接更换专用隔离鞋。

第三节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措施

1、 何谓空气传播?

答: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 播。

2、 何谓飞沫传播?

答:飞沫传播指有病原体微生物的飞沫(直径>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传播。

3、 何谓接触传播?

答: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导致的疾病传播。 4、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原则是什么?

答:(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4)、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6)、医用建筑布局、流程合理。 5、对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如何隔离?

答:对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麻疹、水痘等)患者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

础上还应做到:

(1)、应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

(2)、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3)、门急诊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或疑似患者,并将其隔离。

(4)、除非在负压病房内,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

(5)、应严格的空气消毒。

6、接触经空气污染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

答:当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患者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做到:

(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使用不同的预防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2)、进入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对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如何隔离?

答:对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患者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做到:

(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如条件有限,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感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床间距>1米。优先安置重度咳嗽并有痰的患者。 (2)、门急诊应尽快将患者隔离。

(3)、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4)、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5)、加强通风。

8、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如何防护?

答:当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做到:

(1)、进入隔离病室应戴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2)、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9、对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如何隔离?

答:(1)、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当条件受限时,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

三基训练指南和训练习题(医院感染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k3v1j5f628mwx144va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