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份试卷合集)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0:18: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妻子,迅速攀上茂密的大树。他俯视追来的猴群,咦!哪里是猢狲,都是彪形大汉呀!他搔着头想不出原因。

栋悟一家人变猴的怪事终于传开了,不久,各个山村发现很多保护野生动物委员会的标语: 杀猴子,变猴子! 杀山猪,变山猪! 动物保护,人人有责!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数语就交代了一件离奇怪事,这样处理不仅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保委会宣传队的宣传做了铺垫。

B.小说中人物名字具有特色,“栋悟”“阿保”“阿护”寓意着“动物保护”,与小说结尾保委会的宣传口号遥相呼应,凸显出小说的主旨。

C.小说将保委会宣传队说成是“演说家”,并形容他们“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说明栋悟对保委会宣传队的言行根本不认同。

D.栋悟亲眼看到自己与家人的猴变过程,但又说看到的猴子其实是彪形大汉,“猴变”真假难辨,作者这样处理意在引发读者的深思。

8.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栋悟的人物形象。

9.小说安排“猴变”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豆卢革,父瓚,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除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诺崇韬而已。是时唐新灭梁,朝廷纪纲未立,议者以为宜革以渐,而崇韬疾恶太甚,果于必行,说、革心知其未可,而不能有所建言。是岁,大水,四方地连震,流民殍死者数万人,军士妻子皆采稆以食。庄宗日以责三司使孔谦,谦不知所为。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庄宗乃命学士草诏,手自书之,以问革、说。革、说不能对,第曰:“水旱,天之常道,不足忧也。”二人各以其子为拾遗,父子同省,人以为非,遽改他官,而革以说子为弘文馆学士,说以革子为集贤院学士。庄宗崩,革为山陵使,.以故事当出镇,乃还私第,数日未得命,而故人宾客趣使入朝。枢密使安重诲诟之于朝曰:“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谏官希旨,上疏诬革纵田客杀人,说坐与邻人争井,遂俱罢。革贬辰州刺史,说溆州刺史,所在驰驿发遣。既而革复坐请俸私自入,说卖官与选人,责授革贵州司..户参军,说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已而窜革陵州,说合州。天成二年夏,诏陵、合州刺史监赐

自尽。

(选自《新五代史·豆卢革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B.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C.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D.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指授予官职。文中豆卢革身居要职,常常突破既定的规矩授予别人官吏职务。 B.三司使,后唐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三司使为总管国家财政的最高行政长官。 C.崩,本意是崩裂、倒塌,古代一般用于指称帝王或诸侯王之死。这里指称庄宗之死。

D.“驰驿”中的“驿”指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卢革出身名族,不学无术。他的父曾任唐舒州刺史。他在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随意任免官吏,不少官吏和他一样“无学术”。

B.豆卢革随人俯仰,无所作为。唐初,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但郭崇韬坚决反对此事,豆卢革只是附和,提不出什么好建议。

C.豆卢革身居相位,佐君乏术。庄宗时,洪水泛滥,地震不断,饿殍遍野,但豆卢革却以“天之常道”推脱,拿不出有效对策。

D.豆卢革任人唯亲,屡遭贬谪。豆卢革曾任命其子做拾遗,庄宗死后,他先被罢免山陵使,接着被贬为刺史、司户参军,后来被流放至陵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 (2)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②婉娩:天气温和。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嫩绿重重”,为所绘风光奠定底色。“曲阑幽槛”,把画面展开,打破“嫩绿”的单调,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 。

B.第三、四句蜂儿忙着采蜜,是点上的特写;杨柳堆烟的路上,燕子轻盈地穿飞,乃线状的描述。此二句承前两句而来,由静转动。

C.下阙开头以“春婉娩”总上,又以“客飘零”启下,形成反差。词人在羁旅中面对残花,聊斟薄酒,以获得片时清赏。

D.“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词人借酒打消对明朝事情的念想,迎接新的一天,体现了词人胸襟的开阔和旷达。

15.本词情感丰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以至于流连忘返。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赤壁赋》一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从“不变者”来看,自然与人类没有穷尽、永恒不变的哲理。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拿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掲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一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___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俯拾皆是 因而 B.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不一而足 然而 C.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 D.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B.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面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一封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当,请分别作出修改说明。 尊敬的刘教授:

您好!

获悉下周日晚上19点,2008届同学将在学院礼堂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80寿辰,学生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祝福,并寄学生近期创作的一幅墨宝给先生,恳请先生雅正。

恭祝 安康

2019年6月7日

学生:张三

21.下面是某校学生自己制定的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请把这一过程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五四”前夕,某媒体记者走进100所大学,对近2000名不同专业、年龄、生活背景的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下图是某一问题的数据统计图。

作为即将迈入大学的新时代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份试卷合集)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k677x5vm0a6ri16ozy38gut0xt46013sp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