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CuSO4 BaCO3+2HCl==BaCl2+CO2↑+H2O Na2CO3、Ba(OH)2 无色滤液中存在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除去碳酸钠,防止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钠,干扰了原氢氧化钠的检验 加入稀硫酸至呈中性(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CuSO4,因为铜离子显蓝色。
Ⅱ.取沉淀加热足量稀盐酸,生成气体和无色液体,则生成的气体一定为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一定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CO2↑+H2O,说明步骤Ⅰ过程中生成了碳酸钡沉淀,说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钡;
Ⅲ.①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滤液中存在碳酸钠;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固体中含NaOH。 反思交流:
(1)氯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故步骤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2)有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钠,即该氢氧化钠可能是后续实验过程中生成的,干扰了原氢氧化钠的检验。
(3)Ⅰ中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加入稀硫酸至呈中性(合理即可)。 六、计算题
2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1H22O1.试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m(C):m(H):m(O)=_____ 解析: 282 。 90:11:40 【解析】 【详解】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22+16×1=282;
(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22):(16×1)=90:11:40; 七、流程题
25.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工业上用白钨矿生产钨的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CaWO4与纯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WO4+Na2CO3═Na2WO4+CaO+CO2↑。 (1)反应前需要将白钨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
(2)水洗后进行的分离操作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上述滤液的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钙,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三氧化钨与氢气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写出金属钨的一种用途:_____。
解析: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转化率 漏斗 引流 CaO+H2O=Ca(OH)2 氢气 制作灯丝等 【解析】 【详解】
(1)由于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转化率也越高,所以反应前需要将白钨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转化率;
(2)水洗后进行的分离操作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根据信息“CaWO4与纯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WO4+Na2CO3═Na2 WO4 +CaO+CO2↑”可知,反应生成了氧化钙,上述滤液的成分中含有的氢氧化钙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三氧化钨与氢气反应时,氢气得氧,表现出还原性。由于金属钨熔点很高,所以金属钨的一种用途:制作灯丝等。 【点睛】
认真阅读流程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 八、综合题
2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Ⅰ)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______,______。
(Ⅱ)如图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