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章 轧制力及其力矩的计算
3.1 轧制力的计算
在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S.Ekelund公式、Sims公式、Stone等公式。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其中S.Ekelund公式实用范围是: 1) 热轧型钢时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 轧制温度大于950℃,材质为Q235;
3) 轧制速度小于5m/s时。
轧制压力P等于平均单位压力p与接触水平投影面积F之乘积。
3.1.1 平均单位压力p的计算 本设计中选用S.Ekelund公式, S.Ekelund公式为:
p=(1?m)(K??3?) (式3.1)
式中: m——外摩擦对单位压力影响系数; K——静压力下单位变形力; ?——粘性系数; ?——平均变形速度。
其中第一项(1?m)是考虑外摩擦的影响,决定m的经验公式为:
m?1.6fR?h?1.2?h (式3.2)
H?h??式中: R ——轧辊工作半径,mm; ?h——压下量,?h?H?h。
第二项中乘积???是考虑变形速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其中平均变形速度值?用下式计算:
- 9 -
??毕业设计(论文)
?=
?2v?hRH?h (式3.3)
式中: v ——轧制速度,m/s; 计算K和?的经验公式为:
K =(14-0.01)(1.4+C+Mn+0.3Cr)310Mpa (式3.4)
?= 0.01(14-0.01 t)310MPa.s (式3.5)
式中: t —— 轧制温度,℃;
C —— 以%表示的碳的百分含量,本设计中取0.14; Mn—— 以%表示的Mn的百分含量,本设计中取0.30; Cr——以%表示的Cr的百分含量,本设计中取0。 f的计算公式为:
f =?(1.05-0.0005 t) (式3.6)
对钢轧辊,?=0.9;对铸铁轧辊,?=0.8;由于本设计轧辊为钢轧辊, 本设计中?=0.9。
近年来,对S.Ekelund 公式进行了修正。按下式计算粘性系数:
?= 0.01(14-0.01)C'310MPa.s (式3.7)
式中C'决定于轧制速度。C'的选择见下表:
表3.1 粘度系数C'与轧制速度的对应表
轧制速度(m/s) <6 0.1 6~10 0.8 10~15 0.65 15~20 0.6 C' 3.1.2 接触面水平投影面积的计算
在简单轧制情况下,计算接触面水平投影面积F公式为:
F=Bl=
BH?Bh?R?h (式3.8) 2式中: B——轧件平均宽度;mm; l——接触弧长度;mm;
- 10 -
毕业设计(论文)
BH、Bh——轧件轧前轧后宽度;mm; R——轧辊平均工作半径,mm; ?h——平均压下量,mm 3.1.3 左右辊轧制力的计算
轧辊为锻钢轧辊,则?=0.9,轧制温度为800~1000℃,根据(式3.6)
f =?(1.05-0.0005 t) 则f=0.65
轧辊半径取R=D/2=350/2=175mm,?h=0.5mm,H?3,h=2.5,设?h=0.5由左右辊一辊承担,则轧制力计算式中的?h=1mm,根据(式3.2)有:
m?则m=2.45
1.6fR?h?1.2?h
H?h 按照Q235碳钢的相关参数,轧制温度取下限800℃,碳含量C<0.22,Mn和 Cr取0。 根据式(3.4)
(1.4+C+Mn+0.3Cr)310Mpa K=(14-0.01t)
(1.4+0.22)310Mpa = 97.2Mpa K=(14-0.013800)
根据相关文献,温度在950-1000℃的一般情况下,变形抗力K在60-80MPa之间,现在取温度为800℃,则变形抗力K可达100~120MPa,此处取K=120 Mpa,根据(式3.7)轧制速度v=3.5m/s ,则C'取0.1 则 ?= 0.01(14-0.01 t) C'310MPa.s=0.6 MPa.s 根据式(3.3)
2v?hR2?51??0.15 ?=
H?h5.5175?上述各参数带入(式3.1)的S.Ekelund公式,得单位压力:
p=(1?m)(K??3?)=(1+2.45)(120+0.1530.6)≈414.0
?- 11 -
毕业设计(论文)
根据(式3.8),计算接触面水平投影面积F。 F=Bl=
BH?Bh?R?h=80313.23=1058.0mm2
2则轧制压力P=p3F=41431058=430812≈43.0吨 3.1.4 上下辊轧制力的计算
同左右辊轧制力的计算方法,f=0.65,
?= 0.01(14-0.01 t) 310MPC'a.s=0.6 MPa2s,k=120 Mpa,此时
R=202.5mm。
m??1.6fR?h?1.2?h1.6?0.65202.5?0.5?1.2?0.5??1.87
H?h5.5 ?=
2v?hR2?50.5??0.085
H?h5.5202.5BH?Bh?R?h=120310.84=1272.0mm2
2? F=Bl=
p=(1?m)(K??3?)=344
则轧制压力P=p3F=437568≈43.8吨
3.2 轧制力矩的计算
3.2.1 左右辊的轧制力矩的计算
轧件的两个腿,在左右辊和上下辊之间,在两个辊间均有压下。但以左右辊间为主。驱动单辊的轧制力矩为:
M?P?l
式中: P——轧制力,t;
?——力臂系数,热轧时,?= 0.42~0.45,此处取?=0.45
l——轧制变形区长度,l?R?h=13.23mm。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