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限制
作者:张媛媛
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09期
摘要: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所特有的原则,最集中体现了民事诉讼的特点,是民事诉讼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法律依据。法院原则上受当事人处分行为的约束,但是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为并非绝对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处分权进行了种种限制,致使处分原则一直未能体现其作为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处分原则的限制为切入点,探究民事诉讼法对处分原则的限制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对我国该如何真正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提出建议。
关键词:处分原则;国家干预;限制;制度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之一,最集中体现了民事诉讼的特点,它贯穿民事诉讼始终,并影响着民事诉讼的进行。将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由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和民事权利的性质决定的。私法自治意味着当事人可以在民事活动中自由地支配和处置其民事权利,是私权领域重要的价值准则。可处分性是民事权利的特征,是实行私法自治原则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事诉讼法必须设定处分处分原则的根本原因。处分原则的核心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处分权,这种处分权实际上是当事人在诉讼外对民事权利具有的处分权在诉讼程序中的延伸。但是,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处分原则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为基本原则作用,在许多方面,对当事人处分权的种种限制,实际上使处分原则一直处于“半睡眠”状态。那么,这些限制是否是合理的呢?是否有必要呢?法院该如何正确对待当事人处分权呢?本文将从《民事诉讼法》中对处分权行使的限制为切入点,探究处分原则与国家干预的关系,提出对处分原则进行完善的建议。
二、处分原则的基本含义
(一)大陆法系处分原则的基本含义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法学将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称作民事诉讼制度的两大基石。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对诉讼请求享有主导权的原则。其基本涵义是:当时是否起诉或终结诉讼,何时或何种内容、范围,对何人起诉,原则上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国家不得干预。民事诉讼法贯彻处分原则的依据是,民事诉讼的裁判对象是私法上的权利,而私法上的权利在裁判外可以按照私法自治原则由当事人自由处分。最为私法自治原则在裁判中的体现,民事诉讼承认当事人可以在诉讼中也对其实体权利进行自由处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