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计算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2、现有化学方程式,在该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之间的关系正
确的是( )。 A.2z=x B.3z=2w C.x=3w D.y=2z+w
3、一定条件下,a克金属镁跟b克空气中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氧化镁,则剩下气体的质量是( )
A.(a+b-16)克 B.(b-a+16)克 C.(16+a-b)克 D.(16-a-b)克
4、对于化学反应ax+by=cM+dN(x、y、M、N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a、b、c、d为配平的系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不一定等于c+d
B.x和y所含的原子个数之和一定等于M和N所含的原子个数之和 C.x和y的分子数之和一定等于M和N的分子数之和
D.x和y所含的元素种类一定与M和N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
5、已知x、y是两种有机物,它们分别跟氧气起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试写出x、y的化学式:
x__________,y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有毒,饮后会使人眼睛失明,饮用量大时会使人死亡。
有关天平问题的计算
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方一个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足量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向右边烧杯中加入n g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左边加入8.5n g铝,充分反应后,若天平仍然平衡,则混合物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足量稀盐酸(HCl)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现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5.3gNa2CO3 ,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铁片,要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投入铁片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归纳:解答有关天平平衡的问题注意以下规律:
(1)当题中给出两个反应物的质量,计算时选不足量。
(2)当天平两边加入的反应物质量相同,跑出的气体质量也相同时,即两边增加的质量相等,天平两边必然平衡。
(3)当天平两边加入的反应物质量不相同,跑出的气体质量也不相同,但剩余物的质量相同,此时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无数据或少数据的计算题
1、将Al粉和Al(OH) 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将反应后的产物冷却称重,发现其固体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求混合物中Al粉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将适量的铁粉放入由CuSO4和稀H2SO4组成混合溶液中,铁粉恰好完全溶解,过滤得沉淀物,经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与所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溶液中所含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是多少?
- 6 -
初三化学计算
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答案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 1、250 2、N:H:O=7:1:12 3、B W(矿中S)=W(FeS2)×W(FeS2中)= 72%×(2×32/(2×32+56))=38.4% 4、C 因为R元素跟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3:4,写出化学式为R3O4据此得m(R) :m(O)=(3×MR):(4×16)=21:8 解之得:R=56 5、C A项在SO3中 W(O)=3×16÷(32+3×16)=60%在SO2中 W(O)=2×16÷(32+2×16)=50% B项SO3中W(S)=32÷(32+3×16)=40%在SO2中 W(S)=32÷(32+2×16)=50% C项正确 D项在SO3中硫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3而SO2中硫和氧原子个数为1:2
6、D 分析:由于选项中元素均为R和O,因此可以由原子个数比估算质量比A化学式化为R1O A项为R2O,B项为RO C项为R2O D项为R1O 由于题中B中R含量小
233于A,即在O均为1个的情况下B中R的个数应该小A( 1/ 2) 即应该为1/ 3,故选D
7、D 分析:此题中应该找准质量比不变的两种元素S和O,因S和O原子个数比为1:4,故质量比为(1×32):(4×16)=1:2 即m (S):m(O)=m(总)W(S): m(总)W(O)= W(S) : W(O)=1:2 W(S)= W(O) ÷2= 0.5a% W(Fe)=1—a%—0.5a%=1—1.5a%
8、B分析: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而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而Z的相对原子质量为z;由甲化合物(x2y)得2x : y= 60% : 40%= 3:2即x= 3y/ 4 由乙化合物(yz2)得y: 2 z =50% : 50%=1:1得z=y/ 2 ; 所以在丙(x2yz3)中W(y)= y / (2×3y/ 4 + y + 3×y/ 2) =25% (一)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1)C :H :O :Zn=144 : 22 : 224 : 65 (2)14.29% (3)设需要服用N支口服液,则葡萄糖含锌质量为N×(45.5 mg ×14.29%)= 104 mg解得 N=16 (二)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1)N:O=14:(2×16)=7:16 (2)M(丙氨酸)=3×12 + 7×1 + 1×14 + 2×16=89 (3)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2):(7×1):(1×14):(2×16)=36:7:14:32 (三)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 (1) m (N)=30g × [2×14/(12+16+(14+2)×2)] =14 g (2)设需要摄取m克蛋白质则 m×16%=14 g 解得m=87.5 g (3) 白面:14÷10%=140 g 鸡蛋:14÷14%=100g 瘦猪肉:14÷20%=70g牛奶:14÷3%=46.6g 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题 1、C 2、D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2007泉州市) 解: 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
2N2H4 + N2O4 === 3N2 + 4H2O
2×(2×14+4×1)=64 (2×14+4×16)=92 3.2 g x 64 : 92 = 3.2 g : x x= 4.6g 答: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4.6g 含有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解:根据钙元素质量守恒知:反应前的钙元素质量=反应后的钙元素质量=剩余固体质量×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即100×80%×(40/100)= m(剩余固体) ×41%得 m(剩余固体)=78.05 g 设生成CaO的质量为x
CaCO3 = CaO + CO2↑ 100 40
- 7 -
初三化学计算
100 x /40 x 剩余的CaCO3质量为( 100×80%—100 x /40 )=(80 — 2.5 x)g 剩余固体用x表示为(80 — 2.5 x)g + x = 78.05 解得x =1.3 g 答:设生成CaO的质量约为1.3 g
有关混合原料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解:采用极端假设法和平均值法相结合考虑。因5.6这个数字易算,所以用5.6g来作假设。假设全部为铁,则
Fe + HCl = FeCl2 + H2↑ 56 2 5.6 5.6×2/56=0.2 g < 0.21
由此判断等质量的杂质一定比铁产生的氢气要多 Zn~ H2 Pb ~ H2 Mg ~ H2
65g 2g 207.2g 2 g 24g 2g
答案选D
2、 解:此题同上题一样采用极端假设法和平均值法相结合考虑。因2g氢气在方程式中,这个数字易算,所以用2g来作假设。假设氢气全部由一种金属反应产生,则 Mg ~ H2 Zn ~ H2 Fe ~ H2
24g 2g 65g 2g 56g 2g 而Cu不与稀硫酸反应故不产生氢气,因固体质量越大,产生气体越少,所以Cu的有效质量视为无穷大;26g作为平均值,应该在上述计算值的中间值才符合要求,因24 g <26g<65g 所以选A 与实验结合的计算
1.(2007永州市)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仅有CO2气体逸出,所以m(CO2)=100 +12.0 —107.6= 4.4 g ; 然后根据CO2质量按化学方程式求算CaCO3的质量。设参加反应CaCO3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 O 100 44 x 4.4g
100 : 44 = x : 4.4 x=10 g W(CaCO3)= (10 ÷12)×100%= 83.3% <85% 即不符合要求 过量计算
将28克铁粉和16克镁粉分别加入各装有200克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的甲乙两烧杯中,哪个烧杯中生成的气体较多。
解:m(HCl) = 200g × 36.5% = 73 g
设铁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镁粉产生氢气质量为y
Fe + 2HCl = FeCl2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56 73 2 24 73 2 28g 73g x 16g 73g y
从上面看,甲烧杯中铁粉与盐酸反应中,盐酸过量,应该以铁为依据计算氢气质量。即 56 : 2= 28 :x x=1 g ; 乙烧杯中镁粉与盐酸反应中,盐酸过量,应该以镁为依据计算氢气质量。即 24 : 2 = 16 : y y =1.33g 所以乙烧杯中产生气体多。
若是将24克镁粉和27克铝粉分别加入各装有200克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的甲乙两烧杯中,哪个烧杯中生成的气体较多。
解:m(HCl) = 200g × 36.5% = 73 g设镁粉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铝粉产生氢气质量为y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4 73 2 2×27 6×35.5 3×2
- 8 -
初三化学计算
24g 73g x 27g 73g y
从上面看,甲烧杯中镁粉与盐酸反应中两种恰好完全反应,任取一种为依据计算氢气质量。即 24 : 2 = 24g : x x=2 g ; 乙烧杯中铝粉与盐酸反应中,铝粉过量,应该以盐酸为依据计算氢气质量。即 (6×35.5):(3×2)= 73 g : y y=2 g 另外从整体来看,不管是镁粉还是铝粉与盐酸反应,都用盐酸为依据来计算氢气的量,而盐酸质量相等,所以氢气质量相同 多步反应计算
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 设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为x 2 KClO3 = 2 KCl + O2↑ 2×122.5 32 12.25 g x
(2×122.5) : 32 = 12.25 g : x x = 1.6 g 设这些氧气需消耗氢气的质量为y 2H2 + O2 = 2 H2 O 2×2 32
y 1.6g
(2×2 ):32 = y : 1.6g y = 0.2 g 设这些氢气需消耗锌的质量为 z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z 0.2g
65 : 2 =z :0.2 z=6.5g 答:需要6.5克锌才能满足题目要求 有关字母型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题 1、(2008南通市)
解 反应前存在的物质A:15g B:15g C:15g ,因增加A,反应继续进行,说明在第一次反应后,只有A不足,B、C均剩余,而加入10g A时,B就反应完全,即总共反应了15g A + B + C = D 反应前存在 15g 15g 15g
第一次反应 15 g x y 30g(注意反应的比例是定值) 第二次加10gA共消耗 25 g 15g z w 由方程式A和B中比例关系得:15:x = 25g :15 g x =9 g 剩余B为15—9=6 g A项错误;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15:9=5:3 C项错误;按质量守恒定律得y =30—15—9=6 g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15:6= 5:2 D项错误。 由方程式A和C中比例关系得 15 :y(6 g) = 25 : z z=10 g 按质量守恒定律得 w =25+15+10=50 g B项正确。 有关溶液的计算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计算
1、(2007天津市) 分析:A项 W=( 100×10%)÷(100-10)=11.1% B项由于加入同浓度溶液,W不变 C项 W=(100×10%+10) ÷(100+10)=18.2% D项 W=100×10%÷(100+10)=9.09% 故选C
稀释、浓缩、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计算
1、现有8%的氯化钠溶液50g,若是其溶质质量分数增达到16%,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需要蒸发多少克水? ②需要加入多少克氯化钠? ③需要加入多少克40%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 ①设需要蒸发x g水,溶质质量不变,则 50×8%=(50—x)×16% x=25 g ②设需要加入y g NaCl溶剂质量不变,则50×(1—8%)=(50+y)(1—16%) y=4.76g ③设需要加入z g NaCl溶液, 溶质总质量=原溶液溶质+加入溶液溶质=混合后溶液质量×
- 9 -
初三化学计算
溶液质量分数 即 50×8% + z×40% = (50+z)×16% z = 16.67g 2、(2007重庆市)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消耗水质量为y 2 H2 O = 2H2 ↑ + O2 ↑ 36 4 32 y 1g x
36:4=y:1 y=9 g 4:32=1:x x=8 g
设原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 g 则 m×(1—4.8%)—9=(m—9)×(1—5%) m=225g 剩余水的质量= 225×(1—4.8%)=214.2 g 答:生成氧所质量为8g 剩余水的质量为214.2 g 配制溶液或与实验结合的质量分数计算 1、(2007威海市)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方案一 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 + 25g水 方案二 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 + 7g硝酸钾晶体+ 23 g 水 方案三 17.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 + 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 +12.5g水 饱和溶液溶解度计算
解:300克A在40℃时所含溶质为 300 ×25/125 = 60 g 析出10 g后剩余 m(剩余)=60—10=50 g,此时为20℃A的饱和溶液, 设溶解度为S,则 S:100=50:(300—50)解得S=20 g W=S ÷(S +100)=16.7%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换算 有关晶体析出的计算
现有210克60℃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已知硝酸钾在20℃下的溶解度为31.6克,若将该溶液降温到2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多少克?若采取蒸发水分的办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能得到同样多的晶体?(设蒸发后恢复原温度)
解:查表知 ①60℃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210克含溶质 m溶质=210×(110/210)=110g m溶剂=210—110=100g 20℃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即饱和溶液中100g水中含m溶质=31.6g 析出硝酸钾晶体=110—31.6=69.4g ②设蒸发的水质量为x则由于水的减少而析出的晶体y可通过比例解出:x :y =100 : 110 y=1.1x 110g—1.1x =69.4g x= 36.9g
有关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综合计算 (一)叙述型计算题:
a.涉及沉淀的叙述型计算题: 1、(2007重庆市)
解:设参加反应的Na2 CO3质量为x 生成的NaCl质量为y Na2 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106 100 107 x 10.0g y
106 : 100 = x : 10 x=10.6g 100 :107 = 10.0 :y y=11.7 g
原纯碱中所含NaCl质量=11.0 —10.6=0.4g 总质量m(NaCl)=11.7+0.4=12.1g m(溶液)=11.0+100.0+141.0—10.0=242.0 g W=(12.1÷242.0)×100%=5% b.涉及气体的叙述型计算题: 1、(2006 天津市)
- 1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