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沂河地势高,袭夺东周河 C.东周河向源侵蚀,袭夺沂河 D.沂河落差大,袭夺东周河 11.图中“反向”河段是 ( ) A.BC段
B.CD段
C.CE段
D.FG段
【解析】10选C,11选C。第10题,河流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根据等高线数值,在C点处,东周河海拔小于350米,沂河海拔大于350米,东周河向源侵蚀,袭夺沂河。第11题,沂河源头为A点上游,原流向东北方向,在C点被袭夺后,CE段成为东周河支流,图中“反向”河段是CE段,流向西南方向;BC段、CD段、FG段河流流向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8分)
被誉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淡水鱼王”的鳇鱼主产于黑龙江水域,多栖息于两江汇合、支流入口处,一般体重达50~100千克,为大型食肉性鱼类。雌鱼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为15~17 ℃,产卵在水流平稳、水深2~3米的砂质江段处,卵黏着在砂砾上。下图为黑龙江某河段示意图。
(1)比较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图示河段流速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述石勒喀河南岸河漫滩形成的过程。 (3)简析图示区域适合鳇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图示河段流速差异主要从河道落差、宽窄程度以及交汇处地貌特点等方面分析。第(2)题,据图可知,石勒喀河上游流水携带泥沙,额尔古纳河流速快,阻碍石勒喀河水流速度,使石勒喀河流速减慢,泥沙在此不断沉积。第(3)题,鳇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主要结合其生长习性,从河水深度、食物来源、气温、水域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1)额尔古纳河比石勒喀河流速快。额尔古纳河图示两岸等高线密集,河岸陡,河道狭窄;
两河交汇处呈三角洲形状。
(2)石勒喀河上游流水携带泥沙,额尔古纳河流速快,阻碍石勒喀河水流速度,使石勒喀河流速减慢,泥沙在此不断沉积。
(3)水量较大,河水深,适合大型鱼类生存;两河交汇处泥沙中营养盐类物质较多,小鱼较多,为鳇鱼提供食物;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繁衍生息;图示水域多河漫滩和沙洲,为其产卵提供有利条件。
13.(2019·长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河流流速及海水顶托等对泥沙沉积影响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第(2)题,结合河流流速与泥沙沉积的关系,以及图示三处采样点河流特征分析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第(3)题,开放性题目,观点与论证统一即可。 答案:(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形成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
(2)河流流速与所携带泥沙颗粒大小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粗,流速慢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细。A点河道宽,流速缓,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因此沉积物颗粒细。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物颗粒细。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
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泥沙沉积颗粒粗。
(3)赞成。开发成旅游区,可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好的去处;开发成新城,可减轻市区用地压力;开发可改善洲上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或反对。开发会影响河流自然形态,导致河流水文状况的改变;江心洲是天然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发后会影响其生存环境;开发可能会加剧对长江的各类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