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北高考化学阅卷体会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 张 伟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大家期盼已久的高考理综化学试卷也水落石出。本人荣幸地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化学阅卷工作,通过这次阅卷发现考生在答题中出现了许多错误,自己也收获很多。现对2011年理综化学试卷进行简单分析、对阅卷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此归纳以及几点心得体会写出来,希望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和重视。 一、试卷概况
2011年高考命题是在总结2010年高考命题得失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活”的基本原则。题型以稳为主,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具体表现为四个不变:题型不变、题量不变、知识板块比例不变、命题意图不变;四个变化:⑴在保持选择题容量大的基础上,增加了干扰项的难度。⑵实验题看似容易但学生普遍感到无从下手,确有审题障碍;⑶试卷信息阅读量、答案书写量有所减少; ⑷有机题部分设问形成有所变化,难度有所降低,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适应应变能力。 二、考生答题中的错误
1.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
①没有将答案写在规定的区域和规定的横线上,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 ②要求写填写Ⅰ,有的考生错写为(A);
③要求写物质电子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结构式;
④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 ⑤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⑥许多化学物理量如物质的量、质量等的单位漏掉而而不给分 ⑦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
⑧重要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反应条件、↓、↑而造成不给分等;
2.书写不规范失分:
每年的阅卷评分标准上都有这样一句话:①“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③在做计算题时没有考虑有效数字的,按规定扣分;没注意量纲单位的,按规定处理……。”
但今年都仍有不少考生因书写错别字、生造字、潦草字,或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等,而与学生非常关注的B无缘。常见的错误有无机方程式错用“→ ”,有机方程式错用“===”, 漏写或错写特殊的反应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H的正、负正好写反错误等。有机物官能团名称写错别字,名称写成结构式表示,官能团结构式写法出现错误,取代基位置错误,多碳,少碳均不给分。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书本上现的重要方程式反应条件学生必须牢记,书上没有的条件可充分利用题目中的信息借用,切不可有侥幸的心里,万万不可再写一定条件了。
3.双基不够扎实失分:
对高考化学而言,双基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因为双基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它也就没有能力的考查。2011年化学卷因双基不够扎实造成丢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29题第③题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现象许多学生都得分不全。
三、几点启示
1.感悟评分:
⑴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 ⑵简答题的要点式给分原则 ⑶顺序题的整体给分原则 ⑷综合题的分段独立给分原则 ⑸多答案填空题的跳跃式及倒扣式给分原则
1
2.规范答题:
今年高考化学阅卷结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方面命题者为了拉开差距,处处设陷阱,要求答题者解答条理清晰,表达规范。而我们不少考生平日测练都有如下三大教训:
⑴ 会而不对:主要表现在解题思路上,或考虑不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⑵ 对而不全:主要表现在思路大致正确,最后的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拉四,或遗漏某一答案,或讨论不够完备,或是以偏概全。
⑶ 全而不精:虽面面俱到,但语言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
凡此种钟,多是由于答题时一系列的不规范所致。因此,参加高考,在答题时必须自始至终地事事、处处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力争做到“你认为会的应该是对的,你认为对的应该是全对的”。 建议在今后的教与学中,我们在做题时要严格规范,认真书写:①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简意赅。②注意化学用语的有效使用,切忌辞不达意、言不由衷。③所答内容的内涵要严格与设问的外延相吻合。
3.冷静做答:
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把每道试题正确解答出来,考试成功的关键是你的解题质量高。因此,你在考试时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速度。你要保证解题的高准确率,就必须冷静思考,细心审题,精确运算,规范作答。
⑴.仔细、仔细、再仔细:即在浏览、审题、解答等各个环节中,都保持高度的仔细,聚精会神,一丝不苟。遇到难题不惊慌,碰到易题不大意。
⑵.审题、审题、细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错了,解答就无意义了。因此,考试时你必须认真审题,以自己的知识水平认为自己的审题是没有问题的,能达到这一点,你的审题就达标了。如果自己的知识本身有缺漏而造成审题不正确,这不怪你的审题,而怪你没有掌握好有关的知识。
⑶.质量、质量、高质量:即你在考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质量意识,不放弃任何一道自己会做的试题,不做错任何一道会做的试题,这就是你的解题质量意识。
4.夯实基础
俗话说得好:地基打不牢,再高的大厦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中学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高考的指挥棒。所以明年的化学卷将充分体现对考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建议2009年高三化学复习中不必追新逐异,教学和复习的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落实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必追求繁、难、偏、怪的题目。突出化学科内基础、主干、核心的知识内容,特别加强以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⑴ 环境化学 (主要围绕酸雨、臭氧、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
⑵ 氧化还原(以概念、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电子守恒法计算为重点)
⑶ 化学研究前沿 (主要围绕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纳米材料、新材料研究、诺贝尔化学奖题材等) ⑷ NA的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及阿氏定律的理解,联系电解质溶液知识,以及物质结构知识)
⑸ 溶液浓度的考查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换算,溶液混和与密度的关系) ⑹ 离子共存 (注意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 ; 离子方程式判断 (注意量的制约) ⑺ 热化学的考查 (重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燃烧热的定义与计算)
⑻ 原子结构,核组成符号含义 (以新元素的发现,新微粒的重大用途、等电子体)
⑼ 周期律 (判断未知元素可能性质); 周期表(X、Y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位构性三者关系) ⑽ 分子结构 (以键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形状、是否满足8e结构等)
⑾ 晶体结构 (重在判断各类晶体与性质的内在联系、晶体结构图、氢键知识等)
2
⑿ 速率平衡 (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图象分析、转化率大小判断等常考常新、等效平衡) ⒀ pH值计算 (以强酸、强碱稀释类、混和类为主)
⒁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以典型溶液为主;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为难点) ⒂ 电化学 (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实用电池分析)
⒃ 元素性质 (突出半径、熔沸点、密度大小比较以及稳定性、酸碱性等递变规律)
⒄ 有机化学 (原子线、面分析、异构体数判断、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关系、反应类型是热点) ⒅ 基本操作 (围绕药品保存、仪器选用、仪器清洗、鉴别、分离、实验误差等问题考查) ⒆ 化学计算 (以差减法、平均法、极限法、守恒法为主)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