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章末练案 新人教版选修3-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5:06: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章末练案

目标检测题(A卷)

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的撞击过程中

A 玻璃杯的动量较大 B 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 C 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 D 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

2.一只小船静止在湖面上,一个人从小船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不计水的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走得越快,则人获得的动量比船获得的动量大得越多

B 若人的质量小于船的质量,则人获得的动量大于船获得的动量 C 若人的质量小于船的质量,则人获得的动量小于船获得的动量 D 不论何种情况,人获得的动量数值上总是等于船获得的动量

3.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开始时B球静止,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与B球正碰后A球反向弹回,则在此过程中

A 两球总动量大于m v0 B 两球总动量等于m v0

C 两球总动量小于m v0 D 两球总动量随时间不断变化

4.两个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动量大小均为2kg?m/s,碰后关于两小球的状态,不可能的是

A 两球都静止

B 两球反向运动,动量大小均为2kg?m/s C 两球向同一方向运动

D 两球反向运动,动量大小均为1kg?m/s

5.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由于枪与弹间存在摩擦,所以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6.具有相同的动量,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两物体,受到相同的恒定阻力而逐渐停止,则停下来所需时间之比,经过的位移之比分别为

A 3:2,2:3 B 1:1,3;2 C 4:9,9:4 D 9:4,4;9

7.从离地面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初速率抛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甲球竖直上抛,乙球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两球最后都落在地面上,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及落地时的动量均相同 B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及落地时的动量均不相同

C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相同,但落地时的动量不相同 D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不相同,但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8.相向运动的A、B两物体相碰后,都向A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则碰前 A A物体的动能较大 B A物体的质量较大

1

C A物体的速率较大 D A物体的动量较大 填空题

9.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铜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50g的子弹以1000m/s

的速度碰到铜块后,又以800m/s的速度被弹回,则此过程中铜块获得的速度大小为 m/s,子弹 v

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kg?m/s。

10.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

时间t后回到原抛出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

11.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分别受到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两物体通过相同的位移时,它们动量的变化量相等,则F1与F2之比为 ,该时刻两物体的动能之比为 。

12.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相连的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A以v0的速度向右滑动,如图所示,当细线拉直后, v0 B A A、B一起运动的速度为 ,绳子张力

对A的冲量大小为 。

1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辆质量均为m的小车,保持静止状态,A车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2的人,当人从A车跳到B车上,并与B车保持相对静止,则A车与B车速度大小比等于______。

A B 计算题

14.质量为M=400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地面上,一颗质量为m=20g,速度为υ0=500m/s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从木块穿出的动能减为原来的1/25。试求: ⑴ 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阻力对子弹的冲量多大? ⑵ 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木块获得的动量多大?

15.质量为3kg的木块静止在桌面上,被一颗质量为5g的子弹以601m/s的 速度击中(子弹未穿出),木块沿桌面滑行了0.5s后停下,试求:此桌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多少?(子弹从打入木块到与木块相对静止过程的时间忽略不计)

16.两个小球A和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A的质量为2kg,速度大小为6m/s,B的质量也为2kg,速度大小为12m/s,求下列两种情况下碰撞后的速度。⑴ A和B都向右运动,碰后粘在一起

⑵ 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碰后粘在一起

目标检测题(B卷)

1.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10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射向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v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

mv0

M+m

2

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

m2v20

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g(M+m)2

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3.一炮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v0匀速行驶,从艇上以相对海岸的水平速度v沿前进方向射出一质量为m的炮弹,发射炮弹后艇的速度为v′,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Mv0=(M-m)v′+mv

B.Mv0=(M-m)v′+m(v+v0) C.Mv0=(M-m)v′+m(v+v′) D.Mv0=Mv′+mv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只要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6.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和B,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mA>mB.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和B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 )

3

A.静止不动 B.左右往返运动 C.向右运动 D.向左运动

7.质量都为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与另外三个质量都为M的静止小球相碰后,a

球被反向弹回,b球与被碰球粘合在一起仍沿原方向运动,c球碰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一定小于M B.m可能等于M

C.b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D.c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8.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车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用轻弹簧将两小车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弹簧被拉到最长(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对甲、乙两小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断增大 B.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C.甲车的最大动能小于乙车的最大动能

D.两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外力F1、F2的大小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的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 )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4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章末练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paac055a872h8u7sn0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