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2+300-K33+450一、编制依据
段软土路基施工方案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_200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4、《公路冲击碾压技术应用指南》交公便字[2005]329号 5《山西省榆次龙白至祁县城赵高速公路路基第八合同段路两阶段施工设计 第一册》。 二、工程概况
本段特殊路基主要为湿陷性黄土处治,地基处理方法有冲击碾压和灰土垫层。
K32+538—K32+558段和K32+851—K32+871段为跨南同蒲立交桥桥头路基处理段,本段地质为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段,桥头填方区地基采用灰土垫层处理,K32+300—K32+538段和K32+871—K33+450段填方区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三、施工组织安排
1、施工放样:采用索佳全站仪通过坐标定位定出线路中心线和边桩。 2、人员配备情况:司机10名,机械维修工3名,管理人员3名。 3、主要机械设备情况:
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名称 推土机 规格 山推220 数量 1台 性能 良好 振动压路机 装载机 自行式平地机 自卸汽车 冲击碾压机 洒水车 4 、工期安排:
20T LG855 GR180 25KJ 1台 1台 1台 2台 1台 1辆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原地面清表:2010年7月1日 - 2010年7月10日 软土路基处理:2010年7月11日 - 2010年7月30日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4.1 施工准备
⑴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⑵测量放线,放出线路中边桩。 4.2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施工
设计要求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填方地基采取冲击碾压处理,冲击碾压采用25KJ三角形冲击压实机冲击压实20~40遍为宜,以消除地面以下1.5m内黄土的湿陷性。冲击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压实试验确定,并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和填料性质进行适当调整。但由于工期紧,我项目部决定对进行冲击碾压处理的地段,按设计最高要求直接冲击碾压40遍,保证工程质量。
1、冲击碾压技术特点:
冲击压路机以非圆形轮沿地面对土石材料进行静压、搓揉、周期性冲击的连续作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向下具有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以25KJ三边形双轮冲击压路机在宕渣、砂砾路基上冲击压实为例,压路机按12KM/H速度冲碾30遍后,实测深度O.8m处的平均垂直动土压力可以达到1366KPA,相当于对地面产生冲击力200T—250T,产生的冲击功能达到超重型击实功,可使地下深层土体的密实度不断累积增加,达到重型标准90%以上压实度。有些土石材料性状有效压实厚度达1.5M,比现有振动压实机械有更好的压实功效,使被冲压的土石填料更接近于弹性状态。
冲击压路机较常规压路机有不同的压实工艺,基本上不采用现有压路机压半轮或部分重叠碾压的施工方法,而是按冲击力向土体深层扩散分布的性状,提出新的冲击碾压方法与施工工艺。冲击压路机双轮各宽O.9M.两轮内边距1.17M,行驶两次为一遍.其冲碾宽度4M。每次冲击力按冲碾轮触地面积边缘与地表以(45°—φ/2)夹角向土体内分布土压力。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形成的理论冲碾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恢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依次进行至最终遍数。各种土石路基冲碾20—40遍可以使路基形成厚1.Om~1.5m的均匀加固层,有效的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 2、 施工方法
图1冲击碾压行车路线图
冲击碾压实采用25KJ三角形冲击压实机,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行车路线按图1进行。冲击碾压若干遍后,地面成波浪状,严重时会产生跳车现象,继而影响车速和冲击效果,应及时进行整平处理,并视土质含水量和扬尘状态适时洒水,防止表面粉尘化,影响能量传递至深层。所以车辆转弯时应每次调整转弯路线,使冲击凸轮落点不致重复前次落点,以减少波浪现象。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 米。冲击压实10 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3、 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施工工艺框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