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预算,这是我国决定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后,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第二天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在各自官网亮出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络上公示乡政府的公务开支明细,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财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 【标准表述】
[内涵]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措施]推进政务公开,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目前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其次,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再次,创新审批方式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争取让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要创新公开形式 确保公开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公共服务的载体。
9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工荒”问题
“民工荒”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除了表层上的劳资关系纠缠不清外,还有深层的体制问题,是近年公务员申论考试考查的热点话题。下文老师根据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特点给出了“民工荒”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原因、对策等申论备考资料供广大考生查阅。
1.“民工荒”现象的背景 今年春节长假结束后,“民工荒”成为各大媒体的一个“热门词汇”,连日来,珠三角频传“民工荒”,经历了去年初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一现象令各方瞩目。
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政府首次将“新生代农民工”提法纳入中央正式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全国两会农民工问题继续成为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民工荒现象所折射出的,除了表层上的劳资关系纠缠不清外,还有深层的体制问题。这样一个从微观到宏观都意味深长的问题,无疑会成为近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热点。 2.“民工荒”的表现和原因 从现实情况来分析,“民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技校和职业介绍机构劳务输出供不应求等方面,毋庸置疑的是民工荒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必然结果。民工荒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以及城乡二元传统体制所造成的种种身份歧视,其具体原因包括:
一、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老龄化的趋势以及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发展。这是“民工荒”出现的必然。 二、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就业观念的变化,愿意做一线工人的人员比例必然减少,他们更期望以平等而有尊严的方式成为劳动者。
三、政府部门在政策与管理上的短视与限制。管理部门为了便于管理民工,时有歧视性条款出现,令民工缺乏归宿感,缺乏安全感。
四、民营企业主及其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偏低,用工制度不够科学和不规范,欠缺人性化的管理。
五、我国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城乡人口的界限和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加剧当前日益突出的城市“民工荒”。
3.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
解决民工荒问题方案的核心在于保障农民工权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重新审视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在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应注重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加强工人的技能培训。
第二,建立供求信息对应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已迫在眉睫。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劳动力供需的信息不通畅加剧了“民工荒”,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在劳动力输出地区与用工地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等问题已提上了日程。
第三,地方政府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用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财政资金要到位,同时应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第四,从小城镇向大城市逐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改变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分离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居民获得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社会身份,使农民工获得“国民待
10
遇”。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垃圾无公害处理
2010年7月,桂林市灵川县灵田乡北山、绍田等村队约800名村民先后到灵川县人民政府和桂林市人民政府上访,原因为村民担心生产生活环境受影响,不同意将灵川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地点设在灵川县灵田乡四联村委北山村。
2010年6月18日,灵川县印发了《关于加强灵川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处理项目建设管理的决定》,对项目的建设和处理工艺、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群众作出了郑重承诺,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和落实。
2009年12月11日,广州市番禺区计划在大石镇会江村原垃圾填埋厂基础上建设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部分番禺区居民和村民前往广州市城管委和广州市政府集体信访,要求停止该项目的建设。上访者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健康等方面。这在全国公众中引发了关于如何处理城市垃圾的热议。 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在源头分类投放,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使可利用垃圾变废为宝,有效减少垃圾的产量,降低垃圾造成的污染,同时经过分类处理的垃圾也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理难度,减少垃圾处理成本。
为了更好地处理垃圾问题准备广泛听取民意,让全区人民积极参与,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力求使决策与民意相契合,与市民进行有效沟通,完善民意表达机制。 能否将决策建立在民主、公正、透明、科学之上,让民众和专家充分参与,让商业利益充分回避,让利弊之议充分表达,能否广纳民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求得决策与民意的契合,令决策畅行无阻,这既是对决策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 垃圾填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源极大浪费。我国每天产生垃圾数量巨大,其中有许多资源可以回收再利用。如果仅仅只是弃之不用,一埋了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是占用大量土地。随着垃圾日益增多,相应就要增加垃圾填埋场,占用了许多宝贵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
三是严重污染环境。垃圾中重金属、有机物等许多有害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尽管在垃圾填埋场采取了防渗措施,但垃圾渗滤液仍然会对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极大地影响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垃圾填埋方式处理费用较高。一般来说,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300元,成本较高。
1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负翁”
一、相关背景
近年来,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对城中村的改造以及对城市周边农村土地的征用,
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新富群体——农民拆迁户。他们因拆迁而一夜骤富,或因领取了政府的巨额安置补偿款,或因拥有多套房产,从而跻身富人行列。
农民拆迁户得到大笔拆迁补偿款后,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及时树立忧患意识,开始移民“进城”买高宅和小车、乱花钱,甚至被人拉下水参与赌博。农民“拆迁富翁”进城对市区的房价产生巨大影响,并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群“拆迁富翁”如果一旦变成“负翁”,将对社会造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和打理好拆迁款,如何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生活,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现状及影响
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下,做梦都想出人头地,有朝一日做人上人。因富裕来得太快和太容易,许多“拆迁富翁”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人过起了游手好闲、斗富比奢的日子。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 快速造福,对人们心理形成极大冲击,容易使人们心理扭曲,心理不平衡等,这就形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思想因素。为了补偿款的分配,有些拆迁户亲人之间大打出手,导致家庭破裂,甚至对簿公堂。还有些“拆迁富翁”家庭的未成年孩子,因为家里一夜骤富,心态大变,出现比富、奢侈、厌学现象。
2. 冲动消费,潜伏返贫危机。很多人得到巨额拆迁补偿款后,盘算着如何花钱。“拆迁富翁”普遍对未来生活缺乏科学与理性的规划,有的人被设局拉下水参与赌博,拆迁补偿款被套取。
3. 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个人可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技能,创造实现富裕的梦想,但靠土地一夜骤富,已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致富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念。 三、原因分析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