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吸附负荷曲线是以( )横坐标绘制而成。 吸附负荷曲线是以( )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 )得到的。 透过曲线是以( )横坐标绘制而成。 透过曲线是以( )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透过曲线是分析( )得到的。
透过曲线与吸附符合曲线是( )相似关系。
名词解释
1. 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 机械分离过程:原料本身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 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 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 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 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 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 气化率:气化过程的气化量与进料量的比值。 9. 冷凝率:冷凝过程的冷凝量与进料量的比。
10. 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11. 独立变量数:描述一个过程所需的独立变量的总数。 12. 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3. 回流比:回流的液的相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4. 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5. 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6. 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有一个回流比下, 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7. 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8. 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9. 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20. 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
21. 吸收过程: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液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 22. 吸收因子:操作线的斜率(L/V)与平衡线的斜率(KI)的比值。 23. 绝对吸收率:被吸收的组分的量占进料中的量的分率。 24. 热力学效率:可逆功与实际功的比值。
25. 膜的定义:广义上定义为两相之间不连续的区间。
26. 半透膜: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透膜。
27. 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没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高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渗透。
28. 反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渗透。
29. 吸附过程:当用多几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时,流体的分子和原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吸附过程。
30. 表观吸附量:当用M千克的多孔性的固体处理体积是V的液体时,溶液原始浓度为,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为,则表观吸附量(每千克吸附吸附的吸附质的量)为:C0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为C*,则表观吸附量(每千克吸附吸附的吸质的量)为:
第一部分 问答题
1. 已知A,B二组分的恒压相图如下图所示,现有一温度为T0原料经加热后出口温度为T4 过加器前后压力看作不变。试说明该原料在通过加热器的过程中,各相应温度处的相态和组成变化的情况?
t0过冷液体,组成等于xF t1饱和液体,组成等于xF t2气夜两相,y>xF >x t3饱和气体,组成等于xF t4过热气体,组成等于xF 2. 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
绝热闪蒸过程是等焓过程,节流后压力降低,所以会有汽化现象发生,汽化要吸收热量,由于是绝热过程,只能吸收本身的热量,因此,体系的漫度降低。
3. 图中A塔的操作压力量对比20atm,塔底产品经节流阀后很快进入B塔。B塔的操作压力 为10atm,试问: a.液体经节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b.如果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会与在某些方面10atm下的情况有何不同? (1)经节流后有气相产生,由于气化要吸收自身的热量,系统温度将降低。 (2)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比操作压力为10atm时气化率大,温度下降幅度也大。
4. 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普通精馏塔由4个可调设计变量。
按设计型:两个分离要求、回流比、再沸器蒸出率;
按操作型:全塔理论板数、精馏段理论板数、回流比、塔顶产品的流量。 5. 简述逐板的计算进料位置的确定原则。
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从塔底向上计算时,xlk/xhk 越大越好,从塔项往下计算时,ylk/yhk越小越好。 6. 简述逐计算塔顶的判断原则。
xlkx)n?(lk)dxhk ,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即xhk(则第n板既为塔顶板。
7. 简述逐计算的计算起点的选择原则。
以组分的组成估算最精确的误差最小的那块板开始逐板计算。 8. 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时的特点。
最小回流比是馏的极限情况之一,此时,未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理论经板数无穷多,如果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无论多少理论板数也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9. 简述精馏过程全回流的特点。
全回流是精馏的极限情况之一。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此时,不进料,不出产 品。 10. 简述捷法的特点。
简捷法是通过N、Nm、R、Rm四者的关系计算理论的板数的近似计算法,其计算简便,不需太多物性数据,当要求计算精度高时,不失为一种快捷的方法,也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11. 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
a.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 b.塔料的温度要严控制; c.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
12. 萃取精馏塔如果不设回收段,把萃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 么后果,为什么?
在萃取精馏中不设回收段,将会使入塔顶的萃取剂得不到回收,塔顶产品夹带萃取剂,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使塔顶得不到纯净的产品。 13. 根据题给的X-Y相图,回答以下问题:
a.该系统在未回萃取剂P时是正偏差是负偏差系统?有最高还是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回入萃取剂之后在精馏段和提馏段利还是利?
a.该系统在未加萃剂P时是正偏差系统,有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加入萃取剂之后在精馏段有利,固原来有恒沸物,P加入之后恒沸物消失;在提馏段是不利,因P加入之后体系中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降低。 14. 从热力学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萃取应能使的体系的相对挥发度提高,即与塔组分形成正偏差,与塔组分形成负偏差或者理想溶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