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求取不同基准间的坐标转换三参数,需要至少( )个已知控制点
A.1 B.3 C.4 D.6
用户答案:[A] 得分:3.00
2.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形成一个倒圆锥体,其锥角约为( ),旋转周期为25800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是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长期运动。
A.13° B.23.5° C.33° D.45°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3.为了削弱电离层延迟的影响,下述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忽略电离层延迟的影响 B.实测模型法 C.经验模型改正方法 D.双频改正法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4.GPS静态控制网外业观测时,观测人员不需要( )。
A.按照观测方案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B.安置GNSS接收机设备 C.天线高的量测及记录
D.在外业观测手簿中记录每一个历元的伪距及载波相位观测值。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5.RINEX数据格式是( )。
A.Leica GPS接收机专用数据格式 B.中海达GPS接收机专用数据格式 C.与接收机无关的通用数据格式 D.南方GPS接收机专用数据格式 用户答案:[] 得分:0.00
6.关于多路径效应,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多路径效应是指在GPS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进入接收机天线,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射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的现象
B.多路径效应与观测环境有关
C.测站附近的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等不会产生多路径效应 D.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观测时间削弱多路径误差。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7.GPS RTK可达到( )精度。
A.亚毫米级
B.毫米级 C.厘米级 D.分米级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8.GPS RTK测量作业时,流动站距基准站的距离一般应控制在( )。
A.1km之内 B.10km之内 C.60km之内 D.100km之内 用户答案:[B] 得分:3.00
9.关于GPS控制网点位的选择,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点位应选择在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的地方;
B.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方便作业,视野应开阔;视场内遮挡GNSS信号的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大于10度,困难地区视场内高度角大于10度的障碍物遮挡角累计不应超过30度;
C.点位与周围电视台.电台.微波站.通信基站.变电所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应大于200m,与高压输电线.微波通道的距离应大于100m;
D.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10.从RINEX格式的观测值文件可以看出( )。
A.伪距和载波相位作为直接观测值由接收机直接提供给用户
B.伪距观测值由接收机直接提供给用户,载波相位观测值则需要测绘工作者根据接收机提供的其它观测值自行解算。
C.伪距观测值由测绘工作者根据接收机提供的其它观测值自行解算,载波相位观测值则由接收机直接提供
D.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均需要测绘工作者根据接收机提供的其它观测值自行解算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11.考虑到接收机钟差需要消除,单点定位要求至少观测( )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解算出GNSS接收机的位置。
A.1 B.2 C.3 D.4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12.求取不同基准间的坐标转换七参数,需要至少( )个已知控制点
A.1 B.2 C.3 D.6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13.GNSS接收机提供给用户的载波相位观测值( )。
A.包括从卫星至接收机全路径的载波整周部分和不足一周的小数部分 B.仅包含不足一周的小数部分
C.首次观测仅包含不足一周的小数部分 D.仅包含整周部分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14.当采用CGCS2000作为项目坐标系进行GPS RTK作业时,( )。
A.应进行WGS84坐标系至CGCS2000坐标系的三参转换 B.应进行WGS84坐标系至CGCS2000坐标系的七参转换 C.先进行七参转换,再进行三参转换 D.不需在两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15.在GPS静态控制网测量中,与三角形网相比,多边形网( )。
A.工作量更大
B.是精度.可靠性.作业效率以及作业成本的一个综合平衡,可以满足大部分工程测量项目的需要
C.可靠性差,不能满足工程测量项目的精度要求 D.网中闭合环的边数没有限制,可根据工程要求灵活设计 用户答案:[B] 得分:3.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GPS静态控制网测量技术属于( )。
A.静态定位 B.相对定位 C.绝对定位 D.实时定位 E.事后定位
用户答案:[ABE] 得分:2.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