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高考化学最后指导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2:08: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高考化学最后指导

纵观2008年和2009年理科综合考试全国卷(Ⅱ)化学部分命题,我们不难看出高考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08年,09年的命题来看,出题模式稳定,任然以“8+4”模式;其考查主干知识点较多,出题平稳中略带新意,试卷中任然以大型实验综合题为重点,涉及计算的部分09年较08年又有增加,其出题方式多以结合元素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出题侧重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下面我们就命题的热点及重点预测如下,帮助大家在最后的5天中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一组是 ( ) A.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 B.BaCl2 Na2SO4 (NH4)2SO4 KOH C.AgNO3 NaCl KCl CuCl2 D.Fe2(SO4)3 K2CO3 KHSO4 NH4Cl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配制溶液中转移测定中和热 蒸馏石油 制取CO2 溶液 A B C D 二、大型推断题稳中出新。 通过对08年和09年大型推断题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该类试题较能出新,无机推断题与有机推断题各有特点:

1、无机推断题命题模式。

无机推断题多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相结合,旨在考查大家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掌握,按说大家对元素部分的知识已经相当熟悉了,但是,真正能出现新题的就是结合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来考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做过介绍,但是,希望大家要关注科技更新,关注碳,氮,硅等元素,09年所考查的陶瓷材料就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常考知识点。 2、有机推断题命题模式。

从08年和09年的全国卷(Ⅱ)不难看出,考查的官能团主要集中在碳碳双键,醇,酚,卤代烃,醛,酸,酯等,大家复习的方式任然要把烃的衍生物主干知识把握牢固,另外,考查糖类蛋白质,油脂类物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希望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全面关注。

三、计算题的出题方式稳中有变。

由于受到理科综合试卷题量的限制,化学计算在试卷中所占比例不大,又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旨在让大家掌握化学知识本身,而不是掌握繁难的数据计算,所有,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题往往是采用选择题和大型实验题中出现一空的方式出现计算,数据也较明晰,旨在考察大家对计算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1、结合电化学

考查大家对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反应原理的掌握和电极反应的书写,并给出数据,计算电子转移数。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形式考查。 例1、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升(密度为1.06克/毫升)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A B C NaOH的质量分数 阳极析出物的质量(克) 阴极析出物的质量(克) 0.062(6.2%) 0.062(6.2%) 0.042(4.2%) 19 152 1.2 152 19 9.4 D 0.042(4.2%) 9.4 1.2 例2.右图中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e、f为铂电极。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试回答:

(1)电源A上的b为什么极?

(2)写出B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f电极上所产生的气体各是什么?其体积比是多少?

例3.把两个电解槽串联起来,如下图所示。电解一段时间后,铜阴极的质量增加了0.192 g,金属X阴极的质量增加了0.195 g,已知 X的摩尔质量为65 g/mol,求X离子带有的电荷。

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并计算电子转移数,常常采用守恒法,平均值法,十字法等,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大型实验题中。

例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

例2、化工厂经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氯气有毒),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8 B.8∶3 C.3∶2 D.2∶3

例3、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比为4∶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9∶4 B.5∶1 C.11∶2 D.1∶1

例4、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NaBiO3+[]MnSO4+[]H2SO4→[ ]Na2SO4+[ ]Bi2(SO4)3+[ ]NaMnO4+[ ]H2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若有2mol氧化剂在该反应中被还原,

则生成的MnO4-被还原为Mn2+时,能将_______molHCl氧化成Cl2. (3)写出NaBiO3固体溶于HC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考查大家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应用,以及不同单位下的换算,这类试题往往给出表格,大家要找准数据;另外对于化学平衡的考查大家还是要熟练掌握建立等效平衡的基本模式。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例1、见核心化学P94

例2、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气)+2B(气)≒2C(气)。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C气体的体积占40%,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B 原混合气体体积为1.2V

C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2V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了0.2V 4、结合水的电离及溶液pH的有关计算

例1、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和,所得混和液的pH值=11,则强酸与强碱

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例2、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H+]之比的值是

A 10 B 50 C 5×10 D 104 5、结合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有机推断中往往以计算开头 6、结合混合物纯度的计算

考查大家对混合物中成分的百分含量计算,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例1、在同温同压下,把等体积的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并使之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后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A 0.60 B 0.64 C 0.70 D 0.75

例2、CuCO3 和Cu2(OH)2CO3的混合物34.6 g ,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ml、2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加热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CuO

A 16.0 g B 19.2 g C 24.0 g D 30.6 g 例3、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克,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克,则CO的质量是-------------------- A.1.4克 B.2.2克 C.4.4克 D.在2.2克和4.4克之间 四、选择题热点稳定 1、考查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的试题年年出现,预测10年选择题中会依旧出现离子共存试题,大家在解答此类题目是,一定要看清题设中的“pH,溶液颜色,反应现象”等多种隐含条件,全面综合的分析问题。

“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但不消失”

“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但不消失,同时又有气体生成”

2、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真不真 拆不拆 平不平 过不过量 3、氧化还原

此知识点多以判断方程式书写正误,元素化合价的求算,电子转移数的计算等方式考查,常常与电化学,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综合考查大家。 4、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从08年和09年的考题中发现与图表结合的化学反应速率题出现频繁,旨在考查大家读图的能力,以及运用定义计算的能力。 5、有机选择题

此部分考查较常规,重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中不同元素的含量, 6、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7、弱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

此部分知识常常考查大家对电离平衡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电离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点,命题较传统,在全国卷中出现平率高,属命题的热点问题。

+-3-1--3-1

例1、若200mL[H]=1×10mol·L的某一元酸和100mL[OH]=1×10mol·L的某一元碱相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所用的酸和碱应是

A 等浓度的弱酸和强碱 B 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 C 稀的弱酸和浓的强碱 D 稀的强酸和浓的弱碱

例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 [H+]=1×10-7mol·L-1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pH=pOH 的溶液

例3、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NH3?H2O][OH?]+- A、 B、 C、[H]和[OH]的乘积 ?[NH3?H2O][OH]D、OH-的物

质的量

8、电化学

此部分内容考查方式较稳定,但容易出新,结合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以新型燃料电池为命题方向,重在考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电子转移数的计算,以及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内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大家在解题时要充分的,全面的考虑所给信息,将电极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书写,避免出错。 9、阿伏加德罗常数及阿伏加德罗定律

此部分内容涉及物质的量,氧化还原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数目,原子结构,气体摩尔体积,电离和水解等多方面知识,常以计算题的形成出现,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预测在2010年的全国卷中位必考知识点。

例1、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例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例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B. C. D. 10、晶体类型及熔沸点

此部分内容较单一,大家掌握好晶体类型,以及不同晶体的熔沸点的相对高低的规律,解答较容易,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分子晶体中出现的氢键是大家最易失分的地方,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搞清楚氢键可能出现的位置及产生氢键的原因,以便灵活解题。 11、化学反应与能量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大家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热量的计算,从08年和09年的全国卷看,此知识点有升温趋势。

22.4apbNA22.4abpNA22.4NAbbNA22.4pbaNA

搜索更多关于: 2010高考化学最后指导 的文档
2010高考化学最后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pllj37u3n1ujtp7zfp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