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幻灯和多媒体 挂图和模型 课 件 从来没用过 人 数 28 52 24 59 比 例 20.7% 38.5% 17.7% 43.7% 3.2.2 内部体育教学条件
内部体育教学条件即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规定、要求和重视程度,这是能否顺利健康的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在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已严重影响正常的进行体育教学。对犍为地区14所农村中小学体育师生比例调查(表5)后发现,师生比例在1∶350~1∶300的占总数的30.4%,其他比例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体育教师与学生应为1∶280的比例相差不远,这说明了被调查的14所犍为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生比例以基本达到国家规定,为顺利的进行体育教学提供的前提条件,但1∶400以下的比例也非常令人担忧。 那究竟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受到农村中小学的重视?就此问题,对犍为地区14所
表5 犍为地区14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调查结果
1︰400~1︰350 1︰350~1︰300 1︰300~1︰250 1︰250以下 人数 23 41 31 34 比例 17% 30.4% 22.9% 25.2% 表6 犍为地区14所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受学校重视调查表
十分重视 重 视 一 般 不重视
人 数 7 78 39 11 比 例 5.3% 57.9% 28.9% 7.9% 农村中小学100位体育教师也做了调查(表6),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受重视程度达到57.9%,这便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在中小学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也为进一步制定体育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小学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体现方式之一是每学期安排课时的多少,本研究所调查的14所农村中小学中,每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的学时在35~40个之间的占47.4%(表7),这充分说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日益受到了农村中小学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3.3 犍为地区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组成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增进健康的主要部分,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项
内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运动动作。距今最近且最具影响力的两次中小学课程改革分别为:1993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与之相配套的学习教材;2001年在全国全面试行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这两套教材均是教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如:1993年版的教材是从提高民族素质出发,在教学内容方面做了大量的变动。
表7 犍为地区14所农村中小学每学期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学时数统计表 25个以下 25~30个 30~35个 35~40个 40个以上 人 数 14 25 25 64 7 比 例 10.5% 18.4% 18.4% 47.4% 5.3% 更有了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虽然这套教材早已被新教材所取代,但在犍为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中仍然存在(表8)。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全面适应和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教育部对原有教材进行改革,将原有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于2001年出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这也是所调查的犍为地区14所农村中小学的主要教材(表8)。
但时代在变迁,体育教学改革也突飞猛进,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较为明显。本着促进健康与体育教学更能适应中小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和精选,尤其像犍为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深受多民族文化影响,更易出现独特的教学内容(表8)。 表8 犍为地区14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来源统计表
1993年版教材 适合本校的教学内容 2001年版教材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人 数 4 56 79 24 比 例 2.9% 41.5% 58.5% 17.7%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多数农村学校已把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有部分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体育课和体育教学情况良好。但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很不到位,大多数学校仍然是原有的内容及教学方法,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改革。还有少部分学校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无教学计划、无教材、无教案的教学现象较为严重,教学质量较差。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 能天天组织做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学校分别为61 %、69 %和34. 9 %。但仍有许多学校不组织课外活动,使课外体育活动处于松散状态。 3、 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达不到学校教育经费的1 %。多数学校体
内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急需改善。目前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设施仍是制约我省贫困县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4、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层次较低,按国家要求,中学教师达到本科,小学教师大专学历,还有较大差距,且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4.2 建议
4.2.1 转变旧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体系。在教学中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向终身体育教育,从情感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现体力、智力、品德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从自己想教什么,或教学进度规定教什么,或要求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水平出发,而是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水平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4.2.2 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由于农村学校量大面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体育设施条件差、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教学条件与教学模式不相吻合,教学模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基础建设应群策群力,建设过程中坚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的教学场地、器材条件。对体育教师开展函授、自考、轮训等方式的在岗培训,扩大城乡学校结对支援和定期支教交流。
4.2.3 在贯彻执行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前提下,学校要结合本地经济、民
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教材,地方教材可将身体基本活动、竞技运动项目、基础体力、保健娱乐、民族传统体育等内容进行分类组合,使教学大纲、课本和参考教材成形、配套。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环境场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2.4 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根据目前的教师和学生水平,应从快乐体育的比较初级的情景教学入手,在学校场地、器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地形、地物及自然环境设置情景,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引导学习,使学生感到轻松易于接受,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体系上,“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从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
内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使“教”与“学”具有多样性和实效性”。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4.2.5 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学生兴趣受施教方式的影响,也受施教内容的影响,教学中只有两者一致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如果不顾及教学内容,盲目使学生一乐了之,忽视学生主动寻找乐趣的能力培养,不是真正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模式都存在不足。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陇西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终极”模式,它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入而发展。体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实践经验总结中融入自己的教学观点,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4.2.6为了适应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选用的体育教学模式应尽量靠近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情景体育教学模式、体质教学模式、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等。
4.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备和条件,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 4.3.1 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
尽管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规性的体育器材如“排球”、“篮球”、“铅球”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仍然可以使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如针对学生在排球训练时,出现垫球时肘分开、手臂弯曲下垂、击球时球在腹前打转、球飞行不稳等错误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一边示范垫球,一边说出口诀:“提肩抬臂夹肘压腕刹车;一插二压三抬臂”,并要求学生牵记口诀。经过反复示范,身传言教,直到学生能基本掌握要领,然后再进行分散训练,并要求学生边垫球边默念口诀,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垫球技术要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再经过反复示范,学生掌握技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体育教学 “精讲多练” 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4.3.2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应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6]。教师在教学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技能,让学生跑、跳一起来,打、掷、投等技艺技能一并训练,做到短期训练与系统训练相结合,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 4.3.3 从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出发,使学生全面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
内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个性、特长等各项因素得到全面发展。如在铅球训练时,所选铅球的重量一般是女生4公斤,男生5公斤,有的男生体质较弱,应适当改变,让这部分学生选择4公斤,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张大超,屈东华. 河南省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师资、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2
[2] 于向,马跃琪. 我国农村初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3]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03(22):2-4. [4] 赖天德.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若干问题[J].体育科学,1990,10(3):7-11.
[5] 课题组.中国西部义务教育的思考与抉择[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20-47.
[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76-80. [7] 谢晓丹, 王世良.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8] 李晋裕.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探讨[ J]. 体育学 刊, 2001 致谢
忠心感谢内江师院体育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体育系各位老师、领导、年级辅导员及各位任课教师对我的细心的教育和指导。
本文是在魏勇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定题到论文的完成都的得到了指
导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并在写作过程中不时地对论文的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这里再次向我的指导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对在本文完成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同学.朋友们一并致以真
诚的谢意。致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