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家乡的山山水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山西的地势与地形;山西的气温与降水;知道山西的河流与湖泊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山西的地势与地形;山西的气温与降水;山西的河流与湖泊等。 【课堂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山西地形图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厚厚的黄土覆盖的高原山地,由北向南雄峙着两列并列的大山脉,太行山和吕梁山。省内最大的河流汾河在两山之间自北向南流淌最终汇入黄河。
二、导读自学,书中探宝:
1.山西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_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其中东部山地有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中部为呈S型排列的断裂盆地,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西部高原山区是以_____山为主体的山地和黄土覆盖的高原。
2.山西的地形情况是:________多,_______少。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____________。
3.山西的气候是比较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山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分属_____ 、______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2%,海河流域占38%。
5.山西境内名泉不少,但湖泊稀少,运程附近的______为本省最大的湖泊。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人们说五台山是“清凉世界”,除了佛教意义之外,从自然角度而言还有什么含义?.当恒曲县的气温为34摄氏度时,五台山北台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2.太原市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___类型。气温最高出现在_____月,最低出现在____月;降水集中在____月,冬季的降水量为____,夏季的降水量为________。 3.从汾河日趋干涸的变化历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你家所在地有河流或湖泊吗?从历史上看,它的流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四、知识梳理,巩固记忆:
1.山西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东部山地 、 中部盆地 和 西部高原山区。其中东部山地有恒山、五台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中部为呈S型排列的断裂盆地,从北到南依次是大同、昕定、太原、临汾、运城五个盆地。西部高原山区是以吕梁山山为主体的山地和黄土覆盖的高原。
2.山西的地形情况是:山地多,丘陵多,平原少。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
3.山西的气候是比较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山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2%,海河流域占38%。
5.山西境内名泉不少,但湖泊稀少,运城附近的盐池为本省最大的湖泊。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对照我们在电视、电影和其他图片资料中看到的南方水乡居民,看看它们与山西的四合院有什么区别;请大家讨论一下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