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1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4.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 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为人的食物。”这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

B-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C.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体现着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D.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标准

25.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是

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认识 B.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C.对客体属性的正确认识 D.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

26.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已经超出了感动的意义,更催人行动。这件事说明价值评价是

A.实践活动的精神驱动力 B.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 C.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D.实践活动发展的决定力量 27.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础是 A.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B.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辩证统一 28.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会导致 A.教条主义错误 B.经验主义错误 C.主观主义错误 D.冒进主义

错误

2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0.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 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一观点说明了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真理和价值的统一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D.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知识。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 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也是检验 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选项B、C的内容都包含在选项A中,因而选A。选项D也 属于主客体的关系,但非根本关系。 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改变自然界”指的是实 践。显然,题干论及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选项A、D为干扰项首先排除。题干讲的不是人的才智的来源 问题,而是实践锻炼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主体对世界的反映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即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所以选择C。 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干重在说明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但并未因 此而否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所以不能认为这句话是把革命理论当作了革命运动的来源、动力和决定力量。 所以本题选择C。 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列宁曾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 到物?唯物主义主张第一条认识路线,唯心主义主张第二条认识路线。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A回答 的是世界的状态问题,选项B回答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选项D中的旧唯物主义直观 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题干强调的是后半句话。而“站在巨人们的肩膀 上”意味着学习理论、占有间接经验,所以选择B。由于题干说明的是“我”与“别人”的关系,这样,选项C、D成 为干扰项而被排除。 7.【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査对认识的理解。人的感性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但由此就得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仅仅局限 在感官范围内,实质上不仅否定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走向不可知论(A),而且也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 点,由此排除C、D。命题指出认识的对象是外界事物,显然属于反映论而非先验论(B)。所以正确选项是A。 8.【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人的认识具有创造性,创造性表现之一就是对信息的选择、 重构。人在感觉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作用。 9.【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和意识作用实现的条件性。“没能做出准确预测”不等于不能做出 预测(B、D),不等于世界不能被认识(A)。只是因为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尚未作出准确预测。所以 选择C. 1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其中,表象是大 脑对过去的感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感觉、知觉则是当时感知和印象的直接保 留,概念则是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可见,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选项A属于感性 认识的三种形式;选项C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选项D是实践的基本构成。 1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必要前提,但由于这种认 识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所以其作用是有限的。由于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可以使人们掌握事 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获得自由。所以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选项B、D揭示的都只是 认识的任务。选项C揭示的则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13.【答案】D

【解析】此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题干的内容意味着感性认识既有优势,同时也有其局限性,理性认识以感 性认识为基础,同时也有着感性认识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就是辩证看问题。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认识开始于经 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1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的内容。“人的感情”与人的理性相对称,属于非理性范 畴,首先将A排除,选项C、D与题干内容没有关联,属于干扰项,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 15.【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人的肉体感官所具有的直接感受力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某些特定的动物而表现出局限性,但是在理性认识的指 导下,感性认识能够获得关于世界各种现象的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正确选项为A。 16.【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品质决定了它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但普遍性既是实践的特点,也是理论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则是实践所独有的,也是实践髙于理论 的优点,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所以此题

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C、D虽然也是实践的特点,但 与题意无关。 1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这不仅表现在特 定真理的反映对象的范围上,也表现在其正确程度上,所以真理性的认识有待扩展和深化。选项A、B否认了真 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选项C属于主观真理论,都是错误的观点,所以选择D。 18.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是客现的而非主观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世界上 不存在什么永恒真理或终极真理,所以,选项A、C、D因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而直接被排除。真理具有客 观性,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真理是个发展的过程,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 是相对的,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9. 【答案】A

【解折】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对人有用。但有用的未必都是真理。 “有用”中的“用\往往因人而异而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如把“有用性”与“真理”等同起来,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 性,所以选择A。 20.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说点是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 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2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句话是讲认识问题,故选项B成为干扰项。题 干中的每一种学说都是理性认识,都在试图揭示事物的本质,而没有涉及感性认识问题,故排除选项A、D。这 样,就剩下了选项C。做此题的关键是采取排除法进行选择。 2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标准。从表述内容上看,选项C、D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可 以排除掉。再找题于的中心意思,“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_+—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显然考查的是 真理的标准问题。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选择B。 23.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诡辩论和怀疑主义都是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表 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怠的东西,这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首先排除选项 C1D0选项A把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绝对化而不承认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也被排除掉。辩证唯物 主义认为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选择B。 24. 【答案]A

【解折】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知识”指的是真理,“力量”指的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印 价值;真理和价值既相区别,又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价值和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又相互制约、相互 引导、相互促进。选项B、C、D都夸大了知识的作用,是知识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2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的定义。价值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6.【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仅单方面考察价值主体的需要(A)或者价值客体的届性、 功能(B),是无法做出价值评价的,价值评价一定以主客体关系中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所以选择C。

27.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査的知识点是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题干中1 ‘先导\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导,显然,其强 调的是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pnp91i61a9ersa9pruq6ksx797jp100wr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