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以上都不是.
( )42,下列有关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仅包括升高温度使速度加快,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
B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D 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与酶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E 一般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比动物酶的最适温度稍高. ( )43,关于酶的激活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活剂可能是无机离子,中等大下有机分子和具蛋白性质的大分子物质; B 激活剂对酶不具选择性;
C Mg2+是多种激酶及合成酶的激活剂;
D 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是酶的激活剂 E 激活剂可使酶的活性提高.
( )44,关于酶的抑制剂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抑制剂中的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B 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C 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 D 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E 酶的抑制剂都能竞争性的使酶活性降低.
( )45,有机磷农药所结合的胆碱酯酶上的基团是 A —OH;B —COOH;C —SH;D CH3;E —NH2
( )46,L—氨基酸的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此种专一性为 A 几何异构专一性;B 旋光异构专一性;C 结构专一性;D 键专一性; E 绝对专一性.
( )47,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所有蛋白质都有酶的活性;B 其底物都是有机物;
C 其催化活性都需特异的辅助因子;D 一些酶的活性是可以调节控制的; E 以上都不是.
( )48,关于研究酶促反应以初速度标准的原因中不对的是 A 测定初速度比教简便快速;B 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小降;
C 产物浓度的增加对反应速度呈负影响;D 温度和PH的可能变化而引起部分酶失活;E 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 )49,胰蛋白酶原经胰蛋白酶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是
A 异促效应;B 酶原激活;C 诱导契合;D 正反馈调节;E 同促效应. ( )50,下列单位中哪个不是Km的单位
A mol/L;B mol/min;C nmol/L;D mmol/L;E mol/ml.
( )51,唾液淀粉酶经透析后,水解淀粉能力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 酶蛋白变性;B 失去氯离子;C 失去辐酶;D 酶含量减少;E 酶的活性下降. ( )52,与酶的高效率无关的因素是
A 底物与酶的靠近和定向;B 酶使底物分子中的敏感键产生电子张力; C 共价催化形成反应活性高的底物与酶的共价中间物;D 酸碱催化; E 酶具有多肽链.
( )53,根据米氏方程,不符合[S]与Km关系的是
A 当[S]》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成零级关系; B 当[S]《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呈正比; C 当[S]=Km时,μ=1/2V
D 度量二者的单位是相同的; E 当[S]=Km/3时,μ=67%V.
( )54,别构酶与不同浓度的底物发生作用,常呈S型曲线,这说明: A,别构酶是寡聚酶;
B,别构酶催化几个独立的反应并最后得到终产物; C,与单条肽链的酶相比,别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较慢;
D,别构酶结合一个底物后,将促进它与下一个底物的结合并增加酶的活力; E,产物的量在不断增加.
( )55,在测定酶活力时,用下列哪种方法处理酶和底物才合理 A,其中用一种缓冲液配制即可;
B,分别用缓冲液配制,然后混合进行反应; C,先混合,然后保温进行反应;
D,其中一种先保温,然后再进行反应;
E,分别用缓冲液进行配制,在预保温两者,最后混合进行反应. ( ) 56,酶的纯粹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不变,Km增大; B,V不变,Km减小;C,V增大,Km不变; D,V减小,Km不变; E,V和Km都不变;
( )57,下列关于牛胰蛋白酶的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它是一种蛋白质; B,它可以催化蛋白质氧化分解;
C,它来自牛的胰脏; D,它发挥作用时,对底物具有选择性; E,不需要辅酶.
( )58,下列关于乳酸脱氢酶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乳酸脱氢酶可用LDH表示;
B,踏实单体酶 ;C,它的辅基是NAD+; D,它有六种结构形式;
E,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之间的电泳行为不尽相同
( )59,大肠杆菌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别构抑制剂是: A,ATP B,CTP C,UTP D,ADP E,GTP
( )60,下列关于别构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有别构酶都是寡聚体,而且亚基数目往往是偶数; B,别构酶除了活性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
C,亚基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因亚基构象不同而变化; D,亚基构象改变时,要发生肽键断裂的反应; E,酶构象改变后,酶活力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 )61,变构酶的底物浓度曲线呈S-型,它说明: A,此变构酶为具负协同效应的酶;
B,此变构酶中,底物分子与其亚基结合后能促进其它亚基与底物的结合; C,变构酶是米氏酶的一种特例;
D,变构酶所催化的反应包括一系列步骤;
E,此变构酶的多个底物分子同时与酶快速结合
( )62,将米氏方程改为双倒数方程后:
A,1/v与1/[S]成正比; B,以1/v对1/[S]作图,其横轴为1/[S]; C,v与[S]成正比 ; D,Km值在纵轴上; E,V值在纵轴上 ( )63,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
A,Km值基本不变,V变大;B,Km值减小,V变小;C ,Km值不变,V变小; D,Km值变大,V不变;E,Km与V都不变. ( )64,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
A,加速代谢; B,恢复酶活性; C,促进生长; D,避免自身损伤; E,保护酶的活性 ( )65,有机汞化合物能抑制:
A,羟基酶 B,硫基酶 C,胆碱酯酶 D,含-S-S-的酶 E,碱性酶 ( )66,酶的比活力是指:
A,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它酶的相对活力; B,酶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
C,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 D,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 E,一种酶与另一种酶的活力比. ( )67,米氏方程能很好的解释:
A,多媒体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 B,多底物酶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 C,单底物单产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D,非酶促简单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E,别构酶的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 )68,二硫基丙醇能够解除有机汞,有机砷化合物对酶的毒性,说明此类重金属抑制剂作用于:
A,-SH B,-OH C,磷酸根 D,-NH2 E,-COOH 填空题
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 ),( ),( )和( ). 2,全酶由( )和( )组成.
3,酶对( )的( )性为酶的专一性,一般可分为( )和( )专一性.
4,L—精氨酸酶只作用于L—精氨酸,而对D—精氨酸无作用,因为此酶具有( )专一性.
5,同工酶是一类( )相同,( )不同的一类酶.
6,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 )的结构类似物,( )性的抑制( )酶的活性.
7,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谷胱甘肽能提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 )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8,欲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 )倍.
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 ),( ),( ),( )和( ).
10,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 ),( ),( ),( ),( )和( ). 11,米氏方程为( ).
12,酶的专一性分为两大类( )和( ).
13,测定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 )( )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 )速度.
14,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呈S型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倒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 )效应而引起的.
15,pH对酶活力的影响原因有( )和( ). 16,( )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反应速度,( )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
17,乳酸脱氢酶是以( )为辅酶的,它的酶蛋白由( )个亚基构成,其亚基可分为( )型和( )型,根据不同类型亚基的组合,乳酸脱氢酶可分为( )种同工酶. 18,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 ).
19,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是Kma,Kmb,Kmc ,且Kma>Kmb>Kmc,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 ),与酶的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 20,调节酶类一般(主要)分为两类( )和( ). 21,激酶是一类催化( )的酶.
22,pH对酶活力的关系是一种( )曲线,其原因是( ).
23,根据调节物分子的不同,别构效应分为( )和( ).根据调节物使别构酶反应速度对[S]敏感性不同分为( )和( ). 判断题
( )1,一般酶和底物大小差不多. ( )2,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
( )3,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的到达时间.
( )4,如果有一个合适的酶存在,达到化学能阈所需的活化能就减少. ( )5,在酶已被饱和的情况下,底物浓度的增加能使酶促反应初速度增加. ( )6,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 ( )7,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所用底物无关.
( )8,在极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呈正比.
( )9,对于酶的催化活性来说,酶蛋白的一级结构是必需的,而与酶蛋白的构象关系不大.
( )10,在酶的活性部位,仅仅只有侧链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直接参与酶的催化反应.
( )11,辅酶是酶的一个类型,而辅基是辅助酶起作用的基团. ( )12,在酶催化过程中,[ES]复合物的形成是可逆的. ( )13,1/Km越大,表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小.
( )14,辅酶,辅基在酶催化作用中,主要是协助酶蛋白识别底物. ( )15,酶原激活过程实际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 )16,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一般并不参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 ( )17,同工酶是指功能相同,结构不同的一类酶.
( )18,Km值是酶的一种特征常数,有的酶虽可以有几种底物,但其Km值都是固定不变的.
( )19,酶分子除活性中心部位和必需基团外,其它部位对酶的催化作用是不必需的.
( )20,同工酶是指催化一类化学反应的一类酶.
( )21,既使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只要加入足够的底物,仍能达到酶催化反应的原有最大反应速度. ( )22,同工酶的最适PH值相同.
( )23,变构剂与酶的催化部位结合后使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