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迁移、比较、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放大的空白的表格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回忆:从表内除法(一)到表内除法(二),我们学习到什么? 2、教材第45页整理和复习 (1)观察表格,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第一,每列从上到下的商依次为1-9; 第二,每列的除数相同; 第三,每列从上到下都是依据从1到9的 一、整理乘法口诀。 让学生说说列和复习 式的依据。 (2)学生依据规律写出余下的算式。 (3)用写出的卡片开展活动。 3、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1题。 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2题。 5、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4题。 先算出正解的被除数。 6、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3题(1)、(2)。 二、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预设学生行为 补充、总结 三、布置教材第46页练习十 作业: 板书设计: 2÷1 2÷2 4÷2 4÷2 6÷3 6÷2 8÷4 8÷2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北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课时 第5单元、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 第1课时 备课人 数学教研组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本47页例1。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则是学生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一、复习32-10-6= 旧知 25+20-10= 48-8+17=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先说后计算 预设学生行为 补充、总结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 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认真看问题: 图,收集信息。 1. 同学们做什么呢?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学生交流反馈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 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学生自由说吗? 运算顺序 二、探究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新知 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 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计算 学生自由说说 问学生先计算, 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试着总结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课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 板书设计: 同级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北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第2课时 备课人 数学教研组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本48页例2。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