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崖学校校志
渐萎缩,几近自然淘汰。
87年3月,程志杰调离,程永强同志任腰崖附中校长,程启明任副校长,程明任教
育主任,程生广任会计,程富虎任保管。程仲民同志进校任教,东崖村给仲明同志一亩半水地作为报酬,程勤文于86年9月被渭南师范录取,程荣新同志被天水师范学院录取。
之后,政府拨款共1.9万元作为建校资金,其余的资金由村民自筹,学校解决外村学生的住校问题,县教育局下拨部分电教仪器,加强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腰崖附中有了新的起色。
1987年,程永强同志既当校长,又代毕业班语文。他以开拓性的魄力,完善学校管
理,梳理教导工作,优化校园环境。若踏进腰崖学校大门,沿着主干道前行,会看到校园整洁,窗明几净,墙头标语醒目,班班有歌声,天天有球赛。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程永强同志身先士卒,既做毕业班的班主任又承担语文教学,师德风范和影响力经久不衰。语文课堂上,他宛如一块磁石,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教学效果在全乡独树一帜。亲其师,信其道,许多学生追随名师,专门来腰崖学校上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领略永强老师的教学风范,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工作上,他有使不完的劲,有释放不了的激情。
在中师“入口关”卡得十分紧的情况下,他的学生程升强同学、程跟太同学,先后考入天水师范学校,腰崖学校讫今,文科教学强势明显,这里边,有他心血汗水的结晶。
88年9月,程永强同志去谢家湾附中任教,腰崖学校由鲜应杰同志任校长,何忠虎、
王文全、艾小舟、马生俊、程五弟、程元新、郭满平、马平顺等同志先后来我校任教。我校师资力量大为加强,在教育主任程明和副校长程启民同志的配合下,各科成绩逐年提高,至92年,何忠虎同志所带毕业班的成绩,在全县初中毕业会考总评中,列全县第二名。 90年在改变办学条件方面,西崖村委书记程引录和村长苟增荣,带领全村人民集资
办学。谢家湾乡党委书记苟兆琪,乡长张增福,副书记康文杰等同志十分关心腰崖附中的建校问题,大家齐心合力,将75年刚成立附中时应急修起的部分危房拆除。新修了四座大教室。添置了几十套双人课桌凳,把原来学生用的二十多条长材木桌子换了下来,彻底解决了腰崖附中“一无两有”的问题。在省市检查验收中基本达标,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县委和县政府表彰了西崖村委,并授予“集资办学先进单位”的称号。
十三、 齐头并进
94年9月,何忠虎同志任校长,程志杰由丁家沟调来任主任,马生俊、王文权 、艾
小舟、程五弟等同志相继调离。96年7月,程绪录同志因病离校,程明同志调到学区任职农教专干,程富虎同志调到马家沟小学任教。县上先后调派程荣新、苟永宁、苟红伟、苟信义、魏金顺、程勤文等同志来校工作。当时我校尚有8名教师属民办教师,这些同志在工作上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然而工资低,家庭困难,生活上有后顾之忧。何忠虎同志非常同情这些同志,于是,在校内举办民办教师补习班,未转正教师受益匪浅 。程桂英、程生广二同志当年转正。96年,程启明、程来顺、程富虎三同志转正录用(全县124人)。97年我校所有民办教师全部转正。
75年我校有党员二人(孙振锋,程来顺)。77年,张怀义同志入党。78年7月,团队工作由程来顺同志负责,程来顺同志负责我校团工作20年之久。96年,程来顺同志调离
后,我校团队工作由苟永宁同志负责,连续四年举行“六一”文艺汇演。在2000年的全学片文艺演出中,我校教师演出节目四个,学生演出节目三十多个。前来我校汇演的有东崖学校、东坪小学、马家沟小学,观众高达五六千人。程永强同志排练的腰鼓、红太阳舞蹈系列以及程二成表演的快板都精彩干练,深受观众称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 13 -
腰崖学校校志
在每年元旦节,我校组织一次冬季越野赛,体育教师苟红伟同志积极负责,精心组织,
全校师生出动,在5000米的跑道上,开展男子越野赛和女子越野赛,场面十分壮观。 2002年,腰崖学校、东崖村委、西崖村委三方结合将校门两旁20年代修的土木结构
的三间教室危房拆除(东崖村委拿出3500元,西崖村委拿出3450元,学校6.8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的教师办公楼,基本上解决了教师宿舍问题。
2003年教体局拨来图书一万多册,加上我校原有图书,读书室现共有可读性书籍1.8
万册。2004年9月,实验室原有实验仪器 160件,价值10000多元,体育、音乐等科目教学仪器 90 (件、个、套),价值 5000多元。在远程教育模式方面,2004年我校配备了模式三,占用一座60平方米的教室,由鲜扣子同志管理。现有5个班级开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电脑室是2004年11月由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投资,设有电脑35台。从2004 年12月开始进行教学,学校请教师程媚媚同志给初中四个班的学生指导学习。
腰崖学校自80年以来,优秀地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东崖村和西崖村自82年以来,就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0年30岁以上的青壮年中有40%的人接受过高中、中专、大学的教育,真正体现了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十四、 学前教育
我校在抓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上,数十年来没落于人后。80年代就基本扫除文盲和
普及了小学教育,90年代初,腰崖村12——15周岁少儿95%的已接受了初中教育,但是对4——6周岁的学前教育迟迟没有列入议事日程。
随着全国教育形式的快速发展,周围村庄和部分兄弟学校,把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步子延伸到抓学前教育。事实告诉我们,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的智力有明显的提高。办了学前班的小学教育成绩与没办学前班的小学的成绩拉开了距离。许多村民恳切地建议我校办学前班。他们除了让孩子提前接受学校教育,为小学打基础外,还有一个心愿,这就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好专心干活。
近几年由于塑料大棚的空前发展,腰崖地区的村民特别忙,把孩子留在家里没人照
看,带到地里风吹日晒不忍心。
群众有强烈的呼声,学校有紧迫的责任感。98年秋季校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克服教
师和教室、课桌登等一系列困难,把东崖和西崖两村的学前儿童招进来,让孩子们有学上,让村民放心地专搞经济建设。从此,我校每年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根据学前儿童的教育特点,学校选派苟信义、程银平等同志为学前儿童服务。8年来,我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几乎全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熟悉学校生活的,学到语文、数学、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浅近知识的学龄儿童。把党和国家关爱儿童的政策落到实处,送给了当地群众一份温暖。
2005年9月,国家农村税费转支付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给腰崖学校投资40万元,
学校借贷投资10万元,共50万元,发动学生家长,用一周时间拆除了三排80年代修的土木结构的危房。2005年4月动工,由省建筑公司勘测设计,甘谷县第三建筑工程队承建,本年12月20日竣工,在校园正北方修起一座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该楼每层设四个教室,每个教室54平方米,共12个教室。这是腰崖学校建校史上规模最大,实用价值最高的一次大型修建。在本次建校中,我校79年初中应届毕业生,现中央党校教授程连升同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水市市委副书记杜松奇,县教育局局长张涛,第三建筑工程队队长王续仁、颉小栓,校长何忠虎,教导主任程小明,总务主任程生广等同志做了较大的贡献。校长何忠虎同志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敢于承担10万元的不足资金,其胆略和精神实属不易。
- 14 -
腰崖学校校志
2003年9月,在甘谷县教育局的提议下,盘安镇政府和谢家湾政府的协商,盘安学
区校长王世明、彭殿元、杨合彦,谢家湾学区校长赵志杰、程仁广,腰崖学校校长何忠虎、教导主任程小明、东崖小学校长程启文等共同参与,将东崖小学并归腰崖九年制学校。两个牌子,一套班子,充分利用两个教育基地,合理安排教学班,共同创造着美好的明天。
十五、开拓治校
腰崖的教育事业,从清朝末年至现在,一百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从上
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校持续发展有了客观条件。
1994年以来的十九年中,是腰崖学校有史以来校长任期最长的时期,是一个长治久
安的阶段。这一时期,学校发展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大。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不断提高,公办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十位民办教师先后转正,半公半民的身份宣告结束,学校工作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何忠虎校长工作近照
何忠虎同志运用与时俱进的治校方略,精心组织一班事业性强、工作积极的教师队伍,
十年如一日,真抓实干,在腰崖学校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期间,学校大抓两个根本,一是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改变办学条件。2000年以前,在改变办学条件方面,主要采取保守性的工作思路,以维修、保护为重点,以务实为主导思想,突出了一个“实”字,力求实事求是,全校所有校舍一概砖铺地面,所有土墙壁,用水泥混凝土粉刷得洁白一新,还书写了校训等醒目标语,筑砌了所有的门台、走廊,修厕所,修灶房,建花园,栽翠柏,长青之树,亭亭而立,绿化了环境,美化了校园,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课桌凳,全部翻新了一茬。就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相比较,这都是少有的现象。
人常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一种战略,一种眼光,一种智慧。2002年,学校借东崖西崖“整村推进”项目的东风,乘势而上,大力挖掘社会潜力,学校倾其所有财力,共筹集15万元,改建教师宿舍、校门。办公大楼第一层顺利完工,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教师的校园生活呈现出现代化的生活气息。
一所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它处在一个互相联系的社会体系中,学校工作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外工作方面,变被动为主动。腰崖学校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山区学校,本来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年,人们懂得了闭关自守,落后被动就要挨打的道理,以积极主动出击的策略,与各个社会阶层多方沟通,相互交流,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同时,不畏竞争和挑战,不低头,不示弱,强化了学校的品牌意识,使很多人意识到腰崖学校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在奋进中崛起。说实在的,经过长期努力,腰崖学校不再为生存问题而忧患,固定资产现已达到100多万元,学校有能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发展当中去。
若把腰崖学校比作一个家庭,漂亮的教学大楼就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家当,它不但造福与子孙后代,而且是学校抢抓机遇的一个典型事例。
早在1997年,国家开始对西部教育大力投资,启动危改项目工程。何忠虎同志的脑海中就酝酿着一个“洋楼梦”,描绘着一幅长远建设规划图。心动不如行动。他,在行动中! 这是当时其他教师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和我们一样,急待改建的学校不知有多少,县委把建设资金投放到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应该的。谁知,金凤凰偏偏落到这片热土上。四十万,不,是五十万!工程方要求校方承担不足的十万元资金。面对巨大的压力,身无分文的校长敢做敢当,全力承担了十万元债务。2005年12月20日,一幢崭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多年来的“洋楼梦”终于实现了。腰崖人民欣喜无比。在搬进新教学楼的那天,500多师生
- 15 -
腰崖学校校志
个个兴高采烈,何校长在教学楼前庄严宣布:“腰崖学子在危房中上课的历史结束了,腰崖学校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腰崖学校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在教学楼竣工之际,有几个名字值得腰崖人民永远记住,他们是: 天水市委副书记——杜松奇书记 中央党校教授——程连升教授
天水师范学院副院长——马建东院长
天水市林业局副局长(原甘谷县委副书记)——苟兆麒局长
??
真是好事多磨,2005年以后的两三年中,学校好不容易付清了十万元的工程欠款,按常情而论,现在该松一口气了。然而,学校领导一班人,看见校园整体规划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和问题,卫生状况等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下雨天泥泞满地。于是,一个整治校园的计划又列上了学校的议事日程。可想而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并非易事,是责任心、事业心容不得你有半点懈怠。且看今日校园——校园中路全部由水泥混凝土砌成两侧松柏林立,共耗资1.5万元,楼道两旁有政务公开栏、校务活动公示栏、务项工作向社会向师生公开,接受群众督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获得群众的好评与依赖,学生家长在义务投工投劳中,表现出的劳动积极性令人感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赞同与支持,良好的环境带动了师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了团结互助,认真学习、和谐共进的浓厚氛围。具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有党的整民政策“两免一补”的全面落实,腰崖地区的下一代在基础教育阶段真可谓是幸福的宠儿。
十六、 与时俱进
近年来,腰崖学校外树形象,内强质量,苦练内功,把创办名牌学校作为奋斗目标。 内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功,它需要全体教师发扬团队精神,在教学上需务实,出实招,求实效。树教师形象,强教学质量,不含水分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起关键作用,也是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忽视教师作用,就是忘本。在腰崖学校的讲台上,曾留下了许多平凡教师诲人不倦的身影,他们的生命主题就是奉献,倾其全力,呕心沥血。那感人的故事,没有落在纸上,没有记在历史中,而闪现在师德楷模的一言一行上。
经过许多年的磨砺,腰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其成绩得到社会的认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均有外地学生择校上学。南山学生隔河渡水,北山梁畔学生舍近求远,川区学生不嫌偏山僻壤,纷纷前来求学,图的就是上乘的教学质量。现在,初中每个年级均为双班,全校学生达560人,创历史新高。学校现有教职工26人,虽然他们不是名师,但个个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学能手。从前很多教师不愿在腰崖从教,而今,腰崖学校那充满师德馨香的讲台,是很多教师向往的地方。学校教师中有程小明、张义明、裴小文、苟红伟??,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组成了一支具有乐业、敬业、勤业精神的文明队伍。他们像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辛勤耕耘,播种着希望。他们将不负众望,谱写一曲师德新篇章。在贴满奖状的大会议室里,同志们促漆畅谈,深有感言:一百年的历史已在我们手中翻过,后百年的历史也由此启开。今天的教育,奠定的是明天的辉煌,纵观十多年来腰崖九年制学校的办学业绩,和全县同类学校相比,所居名次逐年上升,究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一手抓办学,一手抓质量。论办学,硬件工作卓有成效,论质量,教学工作跨越发展。腰崖学校,这所百年老校,兴衰荣辱,沧桑辉煌,沉淀为生生不息的育人传统,愿她像村中的那棵老柏树一样枝繁叶茂;像门前的渭河水一样奔腾不息。腰崖学校,她将沿着其一贯的办学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