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页
作用在下平纵联上横向风力分布集度:
?下?W[0.5?0.4?H?1.0h(1?0.4)]?1250?[0.5?0.4?11+1.0?1.69?(1-0.4)]
?4.02KNm
图2-13 静力荷载工况[无车横风]
有车横风梁单元荷载(2-14),按照桥规取W(风荷强度)为1250Pa作用在上平纵联上横向风力分布集度:
?上?0.8W[0.5?0.4?H?0.2(h+3)(1?0.4)]?1000?[0.5?0.4?11+0.2?4.69?(1-0.4)]
?2.76KNm 作用在下平纵联上横向风力分布集度:
?上?0.8W[0.5?0.4?H?1.0(h+3)(1?0.4)]?1000?[0.5?0.4?11+1.0?4.69?(1-0.4)]
?5.01KNm
图2-14 静力荷载工况[有车横风]
制动力:满布列车荷载的7%为荷载集度W,以梁单元荷载形式加载在两纵梁上(见图2-15)。
W?0.07?[220?5?92?30+(240?7.5?30)?80]2?240?2.92KNm
第 18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页
图2-15 静力荷载工况[制动力]
2.2.6 移动荷载的输入
在移动荷载规范中选择China,车道选择虚拟梁,这样车辆就加载在虚拟梁上通过虚拟梁就传递到纵梁,建立移动荷载工况添加加载车道,车辆选者中荷载(见图2-16)
图2-16 添加车道和定义标准车辆荷载
第 19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页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见图2-17
图2-17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2.2.7 支座沉降的输入
假设每个支座沉降10mm,由于有6个支座所以建立6个支座沉降组,然后在添加到支座沉降荷载工况(见图2-18)。
图2-18支座沉降
第 20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页
2.2.8 其它主要设置
分析数据库的输入:在MIDAS中选择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数据库,加载位置为影响线加载,计算版单元中心内力、应力,杆系单元内力最大值、应力,冲击系数中规范类型为其他规范,跨度计算方法是:按影响线加载长度,桥梁类型为列车(地铁),连续钢桁梁分18/(40+L)和28/(40+L)进行计算(见图2-19)。
图2-19 移动荷载分比控制数据设置
荷载组合的设置,由于后面的检算的需要,这里设置11个荷载组合(见表2-1)。由于在不同的外力组合下容许应力要得到不同的提高(见表2-2),为了更方便的对比不同的外力组合下的应力,其中恒载系数设为1.0,活载在风荷载和制动力下的系数分别设为
11、。 1.21.25
相关推荐: